[实用新型]一种线槽转角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37099.1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0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思镇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16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槽转角器,涉及配线槽技术领域,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呈直角弯曲形状,所述下壳体底部连接有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底部连接有卡槽,所述下壳体左侧连接有卡槽,所述下壳体左侧的卡槽在远离下壳体一侧连接有卡口,所述下壳体上方配合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形状相同,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卡槽和卡口错位分布,在电线安装遇到转弯位时,在穿好线的线槽上直接开口断开,将两线槽安装在下壳体内,下壳体上卡口会卡扣连接两直角端线槽,再装配上壳体连接线槽顶部,上、下壳体卡口刚好卡住线槽实现不脱落,装配高效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线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槽转角器。
背景技术
在电线安装中碰到转弯位时,用传统转弯器时电线必须从转弯器一端穿入再引出再穿入线槽,造成人工成本增加及材料损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槽转角器,在使用时,在电线安装遇到转弯位时,在穿好线的线槽上直接开口断开,用下壳体连接两断开线槽底部,下壳体上卡口会卡扣连接两直角端线槽,再装配上壳体连接线槽顶部,上、下壳体卡口刚好卡住线槽实现不脱落,装配高效又方便,完成对电线安装转弯位的布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槽转角器,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呈直角弯曲形状,所述下壳体底部连接有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底部连接有卡槽,所述下壳体左侧连接有卡槽,所述下壳体左侧的卡槽在远离下壳体一侧连接有卡口,所述下壳体上方配合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形状相同,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卡槽和卡口错位分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为半圆柱形状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连接有线槽,所述卡口为下壳体两侧伸出弧形连接块,所述两弧形连接块卡扣连接线槽,所述两弧形连接块长短不相同。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为下壳体上留出凹槽,所述下壳体上卡槽适配上壳体上卡口,所述下壳体上卡口适配上壳体卡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在装配时不局限于底部,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在装配连接线槽时可以任意在上下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外侧即不相对线槽的一侧上可刻有商品图标和适配线槽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在使用时,在电线安装遇到转弯位时,在穿好线的线槽上直接开口断开,将断开的两线槽,分别安装在下壳体内的两直角半圆柱形状壳体,下壳体上卡口会卡扣连接两直角端线槽,使下壳体卡口刚好卡住线槽实现不脱落,再以下壳体上卡槽定位,安装上壳体,从而使上壳体上卡口会卡扣连接两直角端线槽,进而使下壳体上卡槽适配上壳体上卡口,下壳体上卡口适配上壳体卡槽,完成上下壳体和两线槽的装配,从而完成对电线安装转弯位的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了快速布置电线安装转弯位和节省材料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B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线槽安装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1.下壳体、2.卡口、3.卡槽、4.上壳体、5.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思镇,未经陈思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7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