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管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35150.5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旭日 |
| 主分类号: | B08B9/049 | 分类号: | B08B9/049;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王娟 |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管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管清洗装置,其包括设排气孔的外筒、尾套、毛刷、内筒、后盖、设进气孔及通道的前盖;内筒内设内筒进气通道、内筒进气孔;内筒上设内筒排气槽、内筒排气孔;活塞上设环形沟槽、斜向活塞气道。本实用新型抗污染,耐高温,耐低温,操作简单,避免人工清理,节约人工成本,达到全面清洗的目的,提高了圆管的清洗效率,使得清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管清洗装置,属于清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清洗装置无法清洗管材的内壁,需要手动清理,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下,且清洗效果不佳,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清除掉内表面污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管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筒,外筒的一端连接尾套,外筒和尾套外连接毛刷,外筒内设有内筒、后盖,内筒的一端连接后盖,内筒及外筒的另一端连接前盖;外筒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外筒排气孔,前盖上设有前盖进气孔,外筒排气孔和前盖进气孔设在一侧,前盖内设有与前盖进气孔相连通的前盖进气通道;内筒内设有均匀分布的与前盖进气通道相连通的内筒进气通道,每个内筒进气通道均连接一内筒进气孔;内筒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与外筒排气孔相连通的内筒排气槽,内筒排气槽与内筒进气通道的位置间隔分布,内筒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内筒排气孔以及均匀分布的第二内筒排气孔,每个第一内筒排气孔和第二内筒排气孔均与其相对应的内筒排气槽连通;内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的两端设有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一活塞台、第二活塞台,活塞上设有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第一环形沟槽上至第二活塞台处开有斜向的第一活塞气道,第二环形沟槽上至第一活塞台处开有斜向的第二活塞气道;活塞、内筒与后盖之间形成空腔A,空腔A分别与第二活塞气道、第一内筒排气孔连通,空腔A内设有弹簧,弹簧套在活塞台上,活塞、内筒与前盖之间形成空腔B,空腔B分别与第一活塞气道、第二内筒排气孔连通;活塞至最左端内筒进气孔与第二活塞气道连通,活塞至最右端内筒进气孔与第一活塞气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环形沟槽和第二环形沟槽之间的间距为6-1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环形沟槽和第二环形沟槽之间的间距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筒排气孔、内筒进气通道、内筒排气槽、内筒进气孔、第一内筒排气孔、第二内筒排气孔均设有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抗污染,耐高温,耐低温,操作简单,避免人工清理,节约人工成本,达到全面清洗的目的,提高了圆管的清洗效率,使得清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其具有:
1、活塞往复运动产生振动,使得清洗器进入管内自动向前推进,回程可手工拉回再放手就会自动前进,可把各种粘结在管内的杂质清刷掉,然后用柴油和稀硫酸清洗干净。
2、活塞进排气通道为切向方向斜向钻孔,使活塞昌盛旋转运动,气流增速,气压增加,引起振动力增加。
3、活塞上两个环形沟槽之间距离短,间距为6-10mm(优选8mm),使频幅加快,从而效率提高,加快前进速度。
4、排气孔和进气孔设在同一侧,且空腔A内设有弹簧,打破了均衡动作向一个方向自动前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部分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部分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旭日,未经赵旭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5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电源主板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结构的马弗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