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4332.0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戈宝军;燕跃松;程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H02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速 永磁 同步电机 转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属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凸极转轴硅钢片、永磁体、间隔磁桥、通风槽孔、合金护套、铜屏蔽层;所述的转子由凸极转轴与硅钢片卡接构成,所述的硅钢片和转轴上有通风槽孔,所述的转子采用内置式径向分段永磁体,所述的分段永磁体及永磁体与转轴之间有间隔磁桥,所述的转子最外层有合金护套,所述的合金护套与永磁体之间有铜屏蔽层,技术要点在于:凸极转轴和硅钢片卡接及合金护套增加转子机械强度,通风槽孔增加转子散热,永磁体分段及铜屏蔽层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间隔磁桥减小永磁体漏磁,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增加高速电机转子机械强度,降低温升和损耗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属于电机技术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与传统电机相比,高速电机无需借助复杂的变速装置就可以直接与高速负载或原动机相连,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可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应用市场。但是电机的高速运转使得转子既要承受离心力,还会由于风磨损耗和涡流损耗产生较高的温升,造成转子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的后果,所以传统转子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速电机转子设计的要求,要考虑以上情况对电机转子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结构,主要解决高速电机在运行过程当成产生的涡流损耗大,散热困难,温度过高,造成绝缘击穿或者产生不可逆退磁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结构,转子本体包括凸极转轴硅钢片、硅钢片、永磁体、间隔磁桥、通风槽孔、合金护套、铜屏蔽层;所述的转子由凸极转轴硅钢片与硅钢片卡接构成,所述的凸极转轴硅钢片与硅钢片上有通风槽孔,所述的转子采用内置式径向分段永磁体,所述的分段永磁体及永磁体与凸极转轴硅钢片之间有间隔磁桥,所述的转子最外层有合金护套,所述的合金护套与永磁体之间有铜屏蔽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子本体主要包括凸极转轴硅钢片、硅钢片、永磁体、间隔磁桥、通风槽孔、合金护套、铜屏蔽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子由凸极转轴硅钢片与硅钢片卡接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极转轴硅钢片与硅钢片上有通风槽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子采用内置式径向分段永磁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段永磁体之间以及永磁体与凸极转轴硅钢片之间有间隔磁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子最外层有合金护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合金护套与永磁体之间有一层铜屏蔽层。
通过上述实验方案,凸极转轴硅钢片和硅钢片卡接及加合金护套可以增加转子机械强度,通风槽孔增加转子散热,永磁体分段及铜屏蔽层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间隔磁桥减小永磁体漏磁;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增加高速电机转子的机械强度,降低损耗,降低温升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新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凸极转轴硅钢片2、永磁体3硅钢片4、通风槽孔5、铜屏蔽层6、间隔磁桥7、合金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4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立式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种汽车门槛加强板总成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