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0797.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8 | 分类号: | B28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顾可嘉;夏华栋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构件 混凝土 结合 层拉毛 工具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包括:手柄,呈杆状,且水平设置;多个耙齿,在垂直手柄的水平方向间隔地排列,且均固接于手柄的一端;每个耙齿远离手柄的一端均向下弯折;防碰撞环,位于多个耙齿的上方,多个耙齿的水平面投影均位于防碰撞环的水平面投影内,防碰撞环与手柄或/和耙齿连接。人工握住手柄带动耙齿移动,从而实现混凝土结合层的拉毛功能,使预制空腔构件内壁混凝土结合层粗糙度可控,且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混凝土制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结构体系大多以实心预制结构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如预制构件侧面出筋导致的构件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现场钢筋连接导致的质量管控困难,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后浇带连接导致的模板及钢筋作业量大,人工需求量大等。在这种背景下,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应运而生,成为国家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大方向。
混凝土结合层粗糙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结合效果。目前,由于装配式叠合剪力墙面积大、空腔尺寸狭小、横向连接筋较多,造成预制空腔构件内壁混凝土结合层粗糙度难以进行量化控制,对于空腔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效果不可控,导致后期结构整体性存在不稳定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设有多个耙齿;多个所述耙齿沿垂直于手柄的水平方向间隔地排列,且均固接于手柄的一端;还包括:
防碰撞环,位于多个所述耙齿的上方,多个所述耙齿的水平面投影均位于所述防碰撞环的水平面投影内,所述防碰撞环与所述手柄或/和所述耙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防碰撞环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防碰撞环呈矩形环状,且矩形环状的顶角处均设有圆倒角。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
连接杆,沿垂直于手柄的水平方向设置,多个耙齿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耙齿的弯折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手柄为伸缩手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耙齿的弯折角度δ均满足关系式:120°≤δ≤160°。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
横杆,沿垂直手柄的方向设置,横杆的中部固定于手柄的一端;
每个耙齿的一端均固定于横杆,每个耙齿的另一端向下弯折,每个耙齿均平行手柄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防碰撞环靠近手柄的一端与手柄可转动连接,所述防碰撞环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手柄垂直,使得所述防碰撞环的前端可上下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防碰撞环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阻尼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装配式构件混凝土结合层拉毛工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0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室按摩地板
- 下一篇:浴室按摩地板的横槽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