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方植骨融合器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9265.3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0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菅凤增;陈赞;吴浩;段婉茹;王凯;关健;王兴文;王作伟;刘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菅凤增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方植骨 融合 及其 系统 | ||
1.一种侧方植骨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竖向通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与所述竖向通孔相连通的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内分别设有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均为V形且具有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第一侧臂贴设在所述横向通孔的内后侧壁上;
所述融合器主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在所述横向通孔内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驱动连接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第二侧臂,所述横向通孔内在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V形夹角内侧设有限位装置;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可原地转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块前后移动的螺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贯穿螺纹孔,利用所述螺杆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所述移动块推动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第二侧臂,使得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第一侧臂从所述横向通孔中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臂的末端至第一侧臂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横向通孔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最大移动距离为1-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和左移动板的第二侧臂两者的接触端面均为斜面,所述移动块和右移动板的第二侧臂两者的接触端面也均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为1:3-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水平开槽,所述左移动板和右移动板的第二侧臂上设有与所述水平开槽相配合的水平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销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的安装孔内设有螺杆轴套,所述螺杆的尾部为光杆且位于所述螺杆轴套内;所述螺杆的头部外端面上设有器械操作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侧壁两侧设有能够通过器械旋转驱动且可伸缩的一对骨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针包括柱形本体和位于所述柱形本体头部的圆环形驱动部;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侧壁两侧设有竖向贯通用于容纳所述骨针的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均包括用于容纳柱形本体的透孔部和用于容纳圆环形驱动部的滑槽部,所述滑槽部具有供器械操作的开口。
10.一种融合器系统,包括融合器及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所述专用器械包括扳手内芯和套设在所述扳手内芯上的扳手外套;
所述扳手内芯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用于驱动连接所述螺杆,所述杆体的后端设有第一把手;
所述扳手外套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圆环形驱动部相配合的一对凸起销轴,所述套筒的后端设有第二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菅凤增,未经菅凤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92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