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8335.3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花 |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安丽艳 | 
| 地址: | 138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球物理 物探 测井 井下 接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圆孔,所述固定环上表面的边缘处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该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通过电机、拉绳和放置框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在对井下进行接收时,可将输送的物品放置于放置框内,进而将放置框上表面的挂钩挂于挂环内,电机外接电源,电机的工作使得转杆带动辅助杆进行转动,继而辅助杆表面的拉绳根据辅助杆的转动方便使放置框在井下进行收放工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井内进行上下输送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井下接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探进行的地质勘探中,微测井技术是表层结构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激发井,由深到浅按一定间隔逐点观测,获取不同的初至时间,根据深度换算成垂直时间,拟合时深曲线得到低速带的速度和厚度。
现有的测井井下接收装置稳定效果较差,在井下工作时深度越深,往往容易使得该装置受到碰撞而造成损毁,同时在向井下输送物品和从井内向上输送物品时,较为麻烦,往往那个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圆孔,所述固定环上表面的边缘处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表面设置有拉绳,所述顶板的中部开设有插孔。
可选的,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的内侧壁设置有挂钩。
可选的,所述挂钩的底部通过连接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可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下表面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有放置框。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脚架。
可选的,所述L型支撑脚架的中部螺纹连接有扎地锥,所述扎地锥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手摇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通过电机、拉绳和放置框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在对井下进行接收时,可将输送的物品放置于放置框内,进而将放置框上表面的挂钩挂于挂环内,电机外接电源,电机的工作使得转杆带动辅助杆进行转动,继而辅助杆表面的拉绳根据辅助杆的转动方便使放置框在井下进行收放工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井内进行上下输送物品,通过L型支撑脚架和扎地锥的设置,将该装置固定完成后,转动手摇杆使得扎地锥向地下深入,继而有效的将该装置扎入地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环;2、连接板;3、圆孔;4、顶板;5、电机;6、转杆;7、辅助杆;8、拉绳;9、挂环;10、挂钩;11、连接盘;12、连接架;13、连接绳;14、放置框;15、固定框;16、L型支撑脚架;17、扎地锥;18、手摇杆;19、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花,未经杨春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8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卫电动三轮保洁车
- 下一篇:一种畜牧饲料筛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