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尘产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5985.2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梁子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捷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06 | 分类号: | B01F3/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年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谢名海 |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包括底架、第一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机和抽气泵,所述底架的上表面焊接有分散室,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刷板,所述分散室的左上端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分散室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堵塞块,所述收集箱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防尘网,且收集箱的上表面安装有抽气泵。该粉尘产生装置,便于拆装粉料块,利用堵塞块便于控制分散室底端孔洞的开合,提高连接结构的密封性,避免粉尘外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β射线粉尘检测仪试验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尘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在分散室内生产粉尘,模拟粉尘环境,然后在分散室内进行β射线粉尘检测仪的可靠性试验、准确度矫正或者耐久性试验等,粉尘产生装置的性能关系到β射线粉尘检测仪试验的精准度,为提高粉尘产生装置的性能,市面上提出多种粉尘产生装置。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611439B的中国发明提供的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可均匀稳定的产生粉尘,尤其适合低浓度粉尘模拟装置中使用,但粉料块卡在料筒内部,不方便拆装,抽尘时,不便于控制分散室底端孔洞的开合,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较差,易泄出粉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粉尘产生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产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粉尘产生装置粉料块卡在料筒内部,不方便拆装,抽尘时,不便于控制分散室底端孔洞的开合,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较差,易泄出粉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包括底架、第一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机和抽气泵,所述底架的上表面焊接有分散室,且分散室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刷板,且刷板的右端贯穿有第一限位杆,并且第一限位杆的上表面与箱盖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分散室的左上端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密封板,并且密封板的下方设置有焊接在分散室左端的矩形管,所述底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有尘框,并且尘框的内侧安装有粉料块,所述分散室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堵塞块,并且第二丝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收集箱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防尘网,且收集箱的上表面安装有抽气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和第二丝杆的右端均固定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箱盖和收集箱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刷板的长度尺寸大于矩形管的长度尺寸,且刷板的左侧面与矩形管的右侧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矩形管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密封板的高度尺寸大于矩形管的高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粉料块与尘框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尘框的外侧面与矩形管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堵塞块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堵塞块的底端卡合有第二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粉尘产生装置,便于拆装粉料块,利用堵塞块便于控制分散室底端孔洞的开合,提高连接结构的密封性,避免粉尘外泄;
1.设置有尘框和粉料块,由于粉料块与尘框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方便拆装尘框和粉料块,便于安装粉料块;
2.设置有分散室和堵塞块,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丝杆带动堵塞块移动,调节堵塞块与分散室的位置关系,在抽取粉尘时,便于控制分散室底端孔洞的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捷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捷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5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关安全智能锁与阅读器通信距离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乳化液回收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