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杯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3607.0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刚 |
| 主分类号: | H02K5/173 | 分类号: | H02K5/173;H02K1/22;H02K5/124;H02K5/20;H02K5/18;D01H4/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高园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杯电机,纺杯电机包括内置电机定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插拔式一体化纺杯轴承转子装置,壳体上设有电机冷却装置和对插拔式一体化纺杯轴承转子装置进行润滑的润滑系统。所述插拔式一体化纺杯轴承转子装置包括轴杆,轴杆上从前向后依次设有纺杯、前轴承、转子和后轴承,所述轴杆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后轴承通过后轴向定位法兰密封固定在壳体内,转子与设置在壳体内的定子相配合。在气流纺集中润滑系统支持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电机代替原有的皮带传动的纺杯轴承后,低成本的半自动接头气流纺机的纺杯速度可以提高到15万转,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纺纱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的气流纺纱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直接驱动纺杯转动的纺杯电机。
背景技术
纺纱方式主要分为环锭纺和气流纺。气流纺纱原先主要用于牛仔布,现在用途已扩展至床上用品、针织面料、机织面料等场合。随着纺杯速度的提高,气流纺纱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替代了环锭纺纱的应用。气流纺纱机按接头方式不同分为半自动接头气流纺机和全自动接头气流纺机。每台气流纺机有300-600个纺杯轴承,如果纺杯单电机化以后,每台气流纺机将使用300-600台纺杯电机。
半自动接头气流纺机——人工辅助,按程序在正常纺纱速度下自动接头半自动接头气流纺机(以下简称“半自动”)一般采用双列向心球纺杯轴承,龙带传动。其优点及缺点都是来源于此:结构简单,但是纺纱速度必须与接头速度一致,高速时接头效率低且接头质量差。另外,无论哪一种半自动气流纺在10万转左右时,均会发生龙带震颤,传动不稳定。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加大龙带压力,但这样会造成能耗增加、龙带和轴承寿命差。再加上普遍没有采用自动润滑系统,加油周期长(造成轴承寿命短的主因),所以几乎所有半自动气流纺的长期实际纺杯速度都维持在105000rpm以下。
纺织人都知道:最后工序的纺纱机转速提高10%,工厂净利润就有可能翻一倍。由于高速传动不稳定及轴承损耗严重,现有皮带传动的半自动气流纺的实际纺杯速度存在每分钟110000rpm的天花板障碍。国产半自动单锭价格2500—4000元; 110000rpm-150000rpm只能依靠进口全自动气流纺设备,单锭价格为11000—15000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为了达到11万转-15万转的纺杯速度,纺织厂不惜多花数倍价格去购买高价设备。
全自动接头气流纺机——机械手(工业机器人)辅助降速接头,高速纺纱全自动接头气流纺机(以下简称“全自动”)的纺杯轴承有两种传动方式,一种是径向托轮+轴向气浮传动方式(以下简称托轮式);另一种是磁悬浮轴承+永磁电机(以下简称磁悬浮电机)。为实现高速纺纱的同时仍拥有较好的接头效率和接头质量,这两种全自动都采用“降速接头,高速纺纱”的办法。
由于单电机传动有实现多品种生产,单产耗电低;由于大幅降速接头,可使用较低等级配棉等优点(托轮式因为轴承采用压缩空气辅助轴向支撑,能耗较高;并且托轮式降速接头幅度有限,故不能使用较低等级配棉),但由于磁悬浮轴承+永磁电机存在成本高、高速永磁电机技术难度高、知识产权壁垒高的难题,至今还没有第二家正式推出单电机传动的气流纺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纺杯电机,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杯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插拔式一体化纺杯轴承转子装置,壳体上设有电机冷却装置和对插拔式一体化纺杯轴承转子装置进行润滑的润滑系统。
所述插拔式一体化纺杯轴承转子装置包括轴杆,轴杆上从前向后依次设有纺杯、前轴承、转子和后轴承,前轴承外径≥转子外径≥后轴承外径,所述轴杆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后轴承通过后轴向定位法兰密封固定在壳体内,转子与设置在壳体内的定子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刚,未经张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3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的机械手取放机构
- 下一篇:磁钢框架模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