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输送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2723.0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2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菲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蒋丽 |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资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用镍钛锉 自动化 打磨 设备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根管锉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输送上料装置,包括震动盘、传送机构和控制组件,所述震动盘的出料口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震动盘和所述传送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本申请的输送上料装置可将镍钛锉的加工端在输送过程中自动调整为同一方向,无需人工调整,传送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根管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输送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用钛镍合金根管锉(简称“机用镍钛锉”)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于2010年左右开始普及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口腔内科根管治疗的水平和效率。特别是在对于复杂、细小根管的预备方面,其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根管锉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镍钛合金锉体相较不锈钢锉体具有弹性好、硬度低、柔韧性佳等特点,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完成根管预备且同时避免根管内牙本质被过度切削,深受口腔临床医生的青睐。
机用镍钛锉在加工时需用砂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在机用镍钛锉的端部打磨出锥度。
当前机用镍钛锉在加工过程中,输送上料时,多采用输送带对工件进行运送加工,但无法保证工件的加工端均按照统一朝向进行输送,在加工时,工件摆放杂乱,还需人工摆放方向,方可进行打磨,不仅使得上料速度慢,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输送上料装置,用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机用镍钛锉的工件上料装置无法将镍钛锉的加工端方向摆放统一的问题,采用本申请的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输送上料装置具备可将镍钛锉的加工端在输送过程中自动调整为同一方向,无需人工调整,传送效率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输送上料装置,包括震动盘、传送机构和控制组件,所述震动盘的出料口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震动盘和所述传送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震动盘将工件的加工端筛选为同一方向,再通过传送机构进行传送,整个过程通过控制组件进行控制。不仅避免了人工调整工件加工端的问题,同时还提升了传送效率,整个过程智能化控制,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机用镍钛锉自动化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震动盘在放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震动盘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不包含定向筛选装置);
图5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工件放置部运送至载物台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载料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在左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菲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菲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2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空气进入的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院方便手术用病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