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扩散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2222.2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定发;王树平;文勇;张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帮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82 | 代理人: | 颜为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扩散膜,所述光学扩散膜包括PET基材,所述PET基材表面设有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位于PET基材中部,所述第二涂层位于第一涂层两侧,且所述第二涂层位于PET基材两侧边缘,所述第二涂层厚度大于第一涂层厚度,所述第二涂层朝向第一涂层一侧成渐缩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扩散膜,将光学扩散膜表面的光扩散层形成厚度不同的结构,即可实现局部透光率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
背景技术
光学扩散薄膜(又称光学扩散膜,简称扩散膜)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广告灯箱、照明灯具等需要光源的装置中,特别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扩散膜是背光模块中的关键零部件。光学扩散膜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光线亮度,并将导光板收到的光线柔散化,为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起到拓宽视角的作用。
扩散膜的目的是将线性光源或点状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光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穿过,光线产生许多折射、反射、散射的现象,造成光学扩散的效果。
当目前需求窄边背光源时,背光源扩散膜头部,一种都是采用贴附黑色PET胶带吸光防止产生灯斑不良;第二种是通过丝印油墨的方式进行吸光防止灯斑产生。但是传统采用贴附黑色PET的防亮线方案对黑色PET贴附精度要求较高,且黑色PET存在附着性差、易脱落等问题,从而造成背光源边缘显示亮线和信赖性实验出现膜材褶皱问题,同时传统的丝印油墨方案对丝印要求较高,同时油墨存在实验掉墨,染色,脱层等问题,不仅成本会增加同时不良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膜,将光学扩散膜表面的光扩散层形成厚度不同的结构,即可实现局部透光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光学扩散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扩散膜,所述光学扩散膜包括PET基材,所述PET基材表面设有光扩散层,所述PET基材表面的光扩散层划分为功能层和辅助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位于PET基材中部,所述第二涂层位于第一涂层两侧,且所述第二涂层位于PET基材两侧边缘,所述第二涂层厚度大于第一涂层厚度,所述第二涂层朝向第一涂层一侧成渐缩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设置于PET基材的上表面,所述辅助层设置于PET基材的下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13-20μm,辅助层的厚度为5-8μ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ET基材的厚度为38-100μ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光学扩散膜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涂层的厚度大于第一涂层的厚度,使PET基材上表面的光扩散层厚度也不一致,由于光学扩散膜较厚时,会对背光源的透光率造成影响,从而实现光学扩散膜局部透光率的降低,相比现有技术采用贴附黑色PET胶带和丝印油墨的方式更加简单方便,直接通过涂布的方式即可实现局部的透光率降低,防止背光源的光防止产生灯斑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一种涂布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进行光扩散涂料配置。其中光扩散涂料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稀释剂60-68%,PMMA粒子14-18%,分散剂2-4%,丙烯酸树脂14-17%,固化剂2-3%,钛白粉1-3%。PMMA粒子主要用于光扩散,丙烯酸树脂用于PMMA粒子的固定,并且在光扩散涂料内提交钛白粉提高光扩散涂料进行涂布之后产品的遮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2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