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1403.3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郑翔宇;何永强;蒋康;王金龙;朱明燕;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04014;H01M8/04029;H01M8/0271;H01M8/18;B01D46/00;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74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池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盒,所述支撑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条,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该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通过储液箱、支撑盒、循环泵、第一冷却管、吸热条、第二冷却管、散热风扇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电池的温度较高时散热风扇转动,将壳体内的高温气体排除,循环泵通过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吸收电池表面的热量,从而起到了降低电池温度的作用,达到了保护电池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电类使用也是多种多样,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清洁能源因发电方式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问题,无法维持稳定电压与电网直接连接,目前,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由于电池的充放电工作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在使用时由于温度的不稳定或者散热不足出现钒电池内部的温度过高,致使电解液内部的环境变化,影响电解液的正常工作,以致出现电池的非正常工作,影响电池的工作效率及稳定性,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佳,散热方式单一,且散热装置防尘效果不佳,极易造成电池表面一层灰尘,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盒,所述支撑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条,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钒电池,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箱体盖,所述箱体盖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过滤盒。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支撑盒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循环泵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均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箱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箱体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循环泵和散热风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箱体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通过储液箱、支撑盒、循环泵、第一冷却管、吸热条、第二冷却管、散热风扇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电池的温度较高时散热风扇转动,将壳体内的高温气体排除,循环泵通过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吸收电池表面的热量,从而起到了降低电池温度的作用,达到了保护电池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1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溢流筒液压油缸缸套防腐件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及其主轴瓦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