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制光单向传输的光环回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1010.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曾鑫;杨冠杰;周寿福;潘泰彪;李函霏;黄思茜;唐甜;庞子炫;何强;梁健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制 单向 传输 光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制光单向传输的光环回器,包括箱体(1)、安装盘(3)、光隔离器(5)和耦合器接口(8);箱体(1)的前端开口并设有挂耳(2);箱体(1)的内部两侧设有滑轨,安装盘(3)置于滑轨上;安装盘(3)的前端面板设有安装孔,耦合器接口(8)置于安装孔内;光隔离器(5)置于安装盘(3)内,并且每一个光隔离器(5)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耦合器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通信光缆线路接续的验收测试作业中运用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A站点安装好该装置后,A站点的人员即可撤离现场,B站点的人员可以独立完成光缆整改中间过程验收,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限制光单向传输的光环回器。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线路接续的验收测试需要验收人员到两个站点进行两端分别进行收发光对测,从而可以测出光缆各纤芯的衰耗情况及纤芯顺序。而光缆线路施工人员在验收前并不知道自己熔接是否错芯。
目前方法通常是验收人员到达两端站点进行收发光测试,才能检测出纤芯顺序是否正确。若纤芯顺序不正确,施工人员须返回光缆接续的位置,重新打开光缆接续盒整改,而两端站点的验收人员也须一直等在通信站内,根据仪表测试结果指挥光缆线路施工人员进行整改。因为光缆接续点位置往往在山上,交通不便,所以耗费较多时间及人力。因为在光缆抢修或者光缆投产后紧急需要投入下一个工序(比如电力线路恢复送电),所以须在两个通信站内一直有人等候光缆线路施工人员整改完成后第一时间再次验收。而往往整改时间须花费一天左右,相当于有两组验收人员一直等候在通信站内一天,严重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限制光单向传输的光环回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制光单向传输的光环回器,安装在标准通信机柜内;包括箱体、安装盘、光隔离器和耦合器接口;所述的箱体的前端开口,并且在前端两侧设有挂耳;所述的箱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所述的安装盘置于滑轨上;所述的安装盘的前端面板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的耦合器接口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的光隔离器设有若干个,并且均置于安装盘内,并且每一个光隔离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输入线、光输出线与相邻的两个耦合器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安装盘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安装盘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拉手。所述的拉手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安装盘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拉手。所述的箱体的尺寸为430mm*300mm*7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安装盘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拉手。所述的挂耳设有标准通信机柜螺丝孔安装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耦合器接口与外部光纤尾纤对接。
在光缆线路接续验收时,两组验收人员分别A、B两端通信站测试。但在光缆验收过程中,我们只需要保证光缆熔全程平均损耗及接续事件点衰耗合格,以及光缆中的光纤接续点顺序正确就行了。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利用光隔离器的只能导通单向光的原理,设计一个只允许光单向传输的光环回器。我们在A通信站的光纤配线柜内安装好该装置,然后在光纤配线架(ODF)按顺序接好光纤及光环回器。这样B通信站的人员就可以自行测试光纤接续顺序是否正确。A通信站的人员可以自行离开,直至B通信站的人员完成了光缆整改验收工序,再叫A站点的人进通信站,完成最终的两端收发光对测以及OTDR全程测试。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1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