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9718.4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逸;陈巧巧;车云霞;袁有刚;张琦;王飞;赵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70;B23K101/14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曾勇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焊接 湍流 换热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包括两块呈方形的导热板、进液管和出液管,两块导热板平行设置且导热板四周边缘密封焊接在一起,导热板上布满向内侧凸起的焊接点,两个导热板上的焊接点一一对应且贴合在一起,导热板内侧上还具有一条凸起的分隔焊条,两个导热板的分隔焊条重叠焊接在一起,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从导热板上边缘插入到两个导热板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焊接密封固定,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分隔焊条的两侧,分隔焊条上端延伸至导热板的上边缘密封连接,分隔焊条下端与导热板的下边缘具有一定间隙。通过在两个导热板之间设置若干的焊接点,可以将流体介质分流,使介质可以充分与导热板表面接触,换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
背景技术
湍流换热是指流体介质作湍流流动时发生的换热现象。因其质点作不规则运动,流场中各种量随时间和空间坐标发生紊乱的变化,导致管中心处温度与管壁处的温度差较小,换热效率高。现有湍流换热板片主要以换热板上的导流槽、分流槽来使介质在进入换热区前进行有效的分配、分流,但分流效果差,介质内部大部分还是没有与换热板接触充分,导致换热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可以将进入组件的流体介质分隔开打散,使介质可以分散且充分与板件表面接触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包括两块呈方形的导热板、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导热板平行设置且导热板四周边缘密封焊接在一起,导热板上布满向内侧凸起的焊接点,两个导热板上的焊接点一一对应且贴合在一起,所述焊接点排列成若干行,同一行的焊接点等距设置,上下相邻行的焊接点交错设置,所述导热板内侧上还具有一条凸起的分隔焊条,两个导热板的分隔焊条重叠焊接在一起,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从导热板上边缘插入到两个导热板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焊接密封固定,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分隔焊条的两侧,所述分隔焊条上端延伸至导热板的上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分隔焊条下端与导热板的下边缘具有一定间隙。
通过在两个导热板之间设置凸起的焊接点,能将介质从一股流体分成多股流体,且可以将流体从中间分隔开,使流体内部也能充分接触导热板表面,大大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焊条下端与导热板的下边缘的间距为分隔焊条长度的1/3。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0.5~1mm。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点呈圆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位于最上排的两个焊接点的中间。
进一步的,出液管位于最上排的两个焊接点的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两个导热板焊接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换热组件,密封性好,可以通过激光焊将板件四周密封焊死。
2.通过在两个导热板之间设置若干的焊接点,可以将流体介质分流,使介质可以充分与导热板表面接触,换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2是本激光焊接湍流换热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导热板;2、进液管;3、出液管;4、焊接点;5、分隔焊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9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留置针针柄防压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负压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