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18103.X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6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崔洁;潘宏刚;徐有宁;王建宇;胜兴;刘钧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林淡如 |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供热 水管 余热 取暖 装置 | ||
1.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包括主箱(1)、底箱(2)、保温箱(3)、输水管道(24)和冷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下端设置有立板(28),所述主箱(1)下端与立板(28)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28)下端与底箱(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1)内部左端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后端设置有工作电机(12),所述转轴(11)后端通过连接键与工作电机(12)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主齿轮(13),所述主齿轮(13)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13)右端设置有副齿轮(14),所述主齿轮(13)与副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副齿轮(14)左端设置有丝杠(16),所述丝杠(16)左端与副齿轮(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箱(1)内部设置有夹板(17),所述夹板(17)内部通过滚珠与丝杠(16)滚动连接,所述丝杠(16)中部设置有限位球(26),所述夹板(17)内部设置有余热采集管(10),所述夹板(17)上端后侧设置有加水管(8),所述夹板(17)下端前侧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加水管(8)后端设置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后端设置有泵机(6),所述连接头(7)下端左侧设置有导管(25),所述底箱(2)内部设置有保温箱(3),所述底箱(2)右侧设置有供热管(5),所述保温箱(3)左端设置有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上端设置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左端通过轴与冷却箱(4)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2)下端设置有冰块(21),所述冰块(21)下端设置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左端与冷却箱(4)中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板(20)右端设置有齿条(19),所述冷却箱(4)右端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8),所述底箱(2)左上端设置有控制器(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18)的上端设置有工作齿轮(15),所述工作齿轮(15)中部通过连接键与微型电机(18)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齿轮(15) 与齿条(19)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24)右端设置有自动水阀门(23),所述导管(25)和冷却箱(4)以及保温箱(3)均通过输水管道(24)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2)上方右侧和主箱(1)后端均开设有矩形空槽,所述加水管(8)穿过矩形空槽与余热采集管(1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9)穿过矩形空槽与保温箱(3)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6)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丝杠(16)分别对称设置在主箱(1)内部的前后两端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7)和余热采集管(10)的设置个数均为两个,且两个夹板(17)分别对称设置在丝杠(16)的左右两端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81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树木防护用具有观赏价值的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电动冲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