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运行管理的桥坝式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5563.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3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亮;许思平;宗祥;戚庆军;张凯馨;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4 | 分类号: | E02B7/04;E02B7/26;E02B7/36;E02B8/06;E02B8/00;E01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2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运行 管理 桥坝式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行管理的桥坝式组合结构,包括底板,为整个组合结构的基础;堰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来流侧;桥涵,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出流侧,位于所述桥涵部分的底板具有消力池结构;所述堰坝和桥涵组合为一体。该结构来流侧为便于控制水位和流量的带闸门的堰坝,出流侧为底板带消力池的桥涵。该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具有蓄水、排涝、泄洪等功能,运行管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水利工程中堰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运行管理的桥坝式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堰坝在河道(尤其是山丘区河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堰坝多为实体坝,对于有蓄水、排涝和泄洪工况要求的,很难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另外,需要建堰坝的位置往往有通行的要求。在采用实体坝时,或者不满足泄洪要求,或者虽然满足、但是坝体较长,与河道宽度不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运行管理的桥坝式组合结构。该结构桥坝一体,既满足通行要求,还满足蓄水、排涝和泄洪要求,并且具有消能功能,便于工程运行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运行管理的桥坝式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为整个组合结构的基础;
堰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来流侧;
桥涵,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出流侧,位于所述桥涵部分的底板具有消力池结构;
所述堰坝和桥涵组合为一体。
所述堰坝包括:
堰坝底板,所述堰坝底板两侧布置的第一竖向侧墙;
闸墩,设置在两个第一竖向侧墙中间,闸墩上设有闸槽,闸槽内设置闸门;
排架,为柱梁板结构,置于所述第一竖向侧墙和闸墩之上,所述排架顶端通过轨道设有用于起吊闸门的起吊设备;
牛腿平台,设置在所述竖向侧墙临土侧与所述排架对应处,牛腿平台上设有设备间。
所述桥涵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部两侧的第二竖向侧墙,两个第二竖向侧墙的中间为隔墩,顶板布置于竖向侧墙和隔墩之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通过桥坝组合,结构紧凑,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
第二、底板具有消能功能、采用平底,提高了结构刚度和安全性;
第三、堰坝中间布置闸墩、采用闸门,上面设置排架和起吊设备,当闸门放下时,满足蓄水和排涝的要求,当闸门提起时满足泄洪的要求。
第四、在排架对应处侧墙临土侧挑处牛腿和顶板布置设备间,起吊设备不用时停留在设备间,免于风吹雨打日晒,保证设备安全,同时可逐一起吊闸门放于设备间,便于起吊设备和闸门维修养护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顺水流方向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设备间处垂直水流方向横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带有消力池底板;2、桥涵部分;2.1、第二竖向侧墙;2.2、隔墩;2.3、顶板;3、堰坝部分;3.1、闸墩;3.2、第一竖向侧墙;3.3、闸门;3.4、排架;3.5、起吊设备的导轨;3.6、牛腿及平台;3.7设备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5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木地板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耐火材料生产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