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球密封机构的进出油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4666.1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斌;褚黎宏;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F16K1/14;F16K1/36;F02M59/4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双球 密封 机构 进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双球密封机构的进出油阀,所述进出油阀由出油阀紧座、出油阀弹簧座、出油阀弹簧、第一陶瓷球、进油阀弹簧、出油阀座、第二陶瓷球、进油阀座、柱塞体和柱塞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双球密封机构的进出油阀,该方案能有效降低阀结构的复杂度,提高阀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出油阀,尤其涉及一种带双球密封机构的进出油阀。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排放法规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是通过提高燃油喷射时的喷射压力,来改善燃油的雾化效果,进而使得燃油更加充分地燃烧,这就需要供油泵提供稳定的高压油,其中泵油系就是生成高压燃油的结构,进出油阀的效率是决定供油泵的供油效率的关键一环。
现有技术中,进出油阀一般采用锥面或者平面密封结构,其中锥面密封结构是从传统的机械供油泵的出油阀结构而来,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出油阀结构复杂,零件加工精度较高,使用中有发卡及密封不严的风险,进油阀较多采用平面结构,该平面在出油阀座中孔中,平面的加工难度较大,其密封性在较高的压力时会有下降的风险,现有技术的进出油阀在较高的压力下泵油系的供油效率会下降,其正常供油效率为60-80%,在更高的压力下甚至只有50%左右,严重制约了高压供油泵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双球密封机构的进出油阀,其结构为:所述进出油阀由出油阀紧座、出油阀弹簧座、出油阀弹簧、第一陶瓷球、进油阀弹簧、出油阀座、第二陶瓷球、进油阀座、柱塞体和柱塞组成;
所述柱塞体内同轴设置有轴向贯通的通孔,通孔上部形成安装腔,通孔下部形成柱塞腔;安装腔的内径大于柱塞腔的内径,安装腔和柱塞腔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柱塞设置在柱塞腔中;
所述进油阀座设置在安装腔内,进油阀座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接触;进油阀座的上端面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锥孔,进油阀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孔,径向孔的内端与第一锥孔底部连通,径向孔的外端与进油阀座的外壁连通;柱塞体上与径向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径向进油孔,径向进油孔与径向孔连通;进油阀座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连通孔,连通孔和径向孔位于第一锥孔的异侧,连通孔下端与柱塞腔连通,连通孔上端与进油阀座上端面连通;
所述出油阀座设置在安装腔内,出油阀座的下端面与进油阀座的上端面接触;出油阀座的上端面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锥孔,出油阀座的下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和第二锥孔底部通过连接孔连通,凹槽与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陶瓷球设置在第一锥孔内;连接孔中部设置有第二台阶面,进油阀弹簧的上端面与第二台阶面接触,进油阀弹簧的下端面与第二陶瓷球接触,进油阀弹簧处于预压缩状态;连接孔的下端口边沿设置有缺口;
所述出油阀紧座设置在安装腔内,出油阀紧座与安装腔螺纹连接,出油阀紧座下端抵紧在出油阀座的上端面上;出油阀紧座的下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弹簧座安装腔,弹簧座安装腔的底部通过出油孔与出油阀紧座的上端面连通;弹簧座安装腔的上端为锥面,出油阀弹簧座的上端与所述锥面匹配;出油阀弹簧座设置在弹簧座安装腔内,出油阀弹簧座轴向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台阶面,出油阀弹簧座中部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上端与出油孔连通;第一陶瓷球设置在第二锥孔内;出油阀弹簧套在出油阀弹簧座上,出油阀弹簧上端与第三台阶面接触,出油阀弹簧下端与第一陶瓷球接触,出油阀弹簧处于预压缩状态;出油阀弹簧座下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与第一陶瓷球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静止状态下,陶瓷球在相应弹簧的作用下抵紧在相应锥面上。
柱塞下行时(柱塞端部与凸轮轴传动连接),由于出油阀座内腔通过连通孔与柱塞腔连通,出油阀座内腔中的油压降低,此时,第二陶瓷球就会在低压燃油(低压燃油通过径向进油孔和径向孔到达第二陶瓷球下侧)的推动下克服进油阀弹簧的作用力向上运动,低压燃油就会进入出油阀座内腔中,同时,第一陶瓷球也会在上部高压燃油和出油阀弹簧的作用下被抵紧在第一锥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4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件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增大光线发散角的LED洗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