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流塑状土质中开挖坑中坑的沉箱式护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12086.9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孙飞;吴斌华;王立栋;黎寒冰;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塑状 土质 开挖 坑中坑 沉箱 护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在流塑状土质中开挖坑中坑的沉箱式护壁结构,包括由四块钢板围成的上下开口结构的本体,所述钢板包括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壁本体两侧的连接头部,相邻两个所述钢板的连接头部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根据坑中坑的大小将合适的所述钢板进行拼合,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护壁结构,组装简单,随后通过在基坑的底部需要开挖坑中坑的位置放置本护壁结构,使其随土方开挖逐步下沉即可,不仅节约了钢材,且无需与其他围护结构一起使用,施工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流塑状土质中开挖坑中坑的沉箱式护壁结构。
背景技术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基坑内部再多挖3m左右产生的局部坑中坑对整个基坑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当土质达到流塑状态甚至淤泥质状态时,如何保证坑中坑开挖质量是关键。工程现场对于坑中坑开挖通常采用以下的保护措施:
一、砖胎膜。在坑中坑位置进行垂直开挖,砌筑一竖排砖胎膜对坑中坑进行保护,一般挖深0-1.5m,对土质要求高;
二、天然放坡。一般挖深0-1.5m,放坡比1:0.6-1:1,对土质要求高,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
三、槽钢加固。在坑中坑周围打一圈槽钢,局部较深区域需要增加钢支撑,一般挖深2m以上,且一般与底板整浇,不回收,造价较高;
四、搅拌桩加固。在坑中坑周围打设高压旋喷桩、双轴搅拌桩或三轴搅拌桩,一般挖深2m以上,不仅工期长,材料费用高,且搅拌桩施工避开已施工工程桩比较困难,施工难度大。
上述几种方式对土质、坑深、坑中坑周边可作为维护使用面积等情况要求较高,尤其是土质较软、坑深较深时,施工质量均无法保证,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在流塑状土质中开挖坑中坑的沉箱式护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在流塑状土质中开挖坑中坑的沉箱式护壁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由四块钢板围成的上下开口的结构,单个所述钢板包括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壁本体两侧的连接头部,相邻两个所述钢板的连接头部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部呈等腰梯形状,所述连接头部的一个侧面一体成形在所述壁本体的侧面,所述连接头部的下端面与其相邻的钢板的连接头部的下端面拼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连接头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安装通孔、配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内的螺栓以及配置在所述螺栓上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为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壁本体的侧面包括与其内壁连接的拼合面和与其外壁连接的连接斜面;所述连接头部的一个侧面一体成形在所述拼合面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部的另一个侧面与所述壁本体的外壁平行。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部由所述壁本体的上端面延伸至其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头部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壁本体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在流塑状土质中开挖坑中坑的沉箱式护壁结构,根据坑中坑的大小将合适的所述钢板进行拼合,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护壁结构,组装简单,随后通过在基坑的底部需要开挖坑中坑的位置放置本护壁结构,使其随土方开挖逐步下沉即可,不仅节约了钢材,且无需与其他围护结构一起使用,施工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2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 下一篇:一种水利管道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