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11058.5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8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73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周伟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申请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第一盖板和夹紧机构,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电芯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盖板盖设于安装腔的开口处,夹紧机构包括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壳体和第一盖板均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第一板与第二板在相对靠近时,将第一盖板压紧于安装腔的开口处,并封住安装腔的开口。该电池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远离将壳体和第一盖板松开后,电芯从壳体内直接取出,第一盖板和壳体不会受到损伤;同时,第一盖板和壳体可反复利用,避免材料浪费,节约了成本;另外,电芯的拆卸操作方便快捷,不会损伤电芯,操作安全性好,也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池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也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有的电池在制作时,需要经过封装工序,即将电芯封装于外壳内;而在后续的电池解剖分析中,为了取得电芯进行分析,通常是人工使用外力强制破坏外壳,而强制破坏外壳可能会损伤电芯,导致电芯中正负极接触短路,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的可能性,危害人员安全;同时,在人工拆解过程中,必须在手套箱或者低湿房间进行,而在手套箱操作时中时,其操作不方便,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造成工伤;另外,人工拆解完成后,外壳已经不能重复使用,只能报废处理,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在解剖分析中需要破坏外壳而造成事故以及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第一盖板和夹紧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盖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在相对靠近时,将所述第一盖板压紧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并封住所述安装腔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对靠近或者远离。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板后,与所述螺母螺接;或者,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板后,与所述螺母螺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第二盖板,所述本体开设有中空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中空孔内,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中空孔两端的开口处,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板之间,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板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靠近所述本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盖板靠近所述本体的表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插入所述中空孔内,并能够将所述电芯夹紧。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为导电件,所述本体为绝缘件;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叠层设置,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有固体电解质层,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通过所述固体电解质层隔开,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抵接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上。
可选地,所述正极片包括正箔片和正极涂布层,所述正极涂布层覆盖于所述正箔片的表面,所述固体电解质层覆盖于所述正极涂布层背向所述正箔片的表面;所述负极片包括负箔片和负极涂布层,所述负极涂布层覆盖于所述负箔片的表面,所述负极涂布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或者,所述正极片包括正箔片和正极涂布层,所述正极涂布层覆盖于所述正箔片的表面;所述负极片包括负箔片和负极涂布层,所述负极涂布层覆盖于所述负箔片的表面,所述固体电解质层覆盖于所述负极涂布层背向所述负箔片的表面;所述正极涂布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1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用环保的循环冷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涂装静电喷涂边角效应消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