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板、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10915.X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强;汪超;刘小民;曾驱虎;胡冬冬;李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2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6/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 电池 模组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板、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液冷板包括流道板、压合板。流道板设置有进水流道、出水流道和多个支流道。多个支流道一端并联且连通进水流道,另一端并联且连通出水流道。进水流道平行于出水流道。单个支流道设置有多个流道段,多个支流道之间的流道段的数量相等,多个流道段的长度相等。进水流道设置有进水口,多个支流道的中心线的长度相等。压合板连接于流道板。通过在流道板上设置支流道、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并将支流道一端并联于进水流道,另一端并联于出水流道,使得冷却介质能够近乎同时通过各支流道。所以液冷板工作时,多个部位同时进行冷却,进而提高液冷板、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的均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板、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液冷技术中,常采用在液冷板中设置流道,以供冷却介质流动,从而起到液冷降温的作用。但目前市面上的液冷板的流道设计不合理,导致在冷却介质流动的过程中,无法起到均匀的散热效果,导致电池的均温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冷板,能够提高液冷板的均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较高均温性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较高均温性电池的储能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
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设置有进水流道、出水流道和多个支流道,多个所述支流道一端并联且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另一端并联且连通所述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平行于所述出水流道,单个所述支流道设置有多个流道段,多个所述支流道之间的所述流道段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流道段的长度相等,多个所述支流道的中心线的长度相等,所述进水流道设置有进水口;
压合板,所述压合板连接于所述流道板,用于封闭所述进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和多个所述支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液冷板,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流道板上设置支流道、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并将支流道一端并联于进水流道,另一端并联于出水流道,使得冷却介质能够近乎同时通过各支流道。由于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平行,各支流道的流道段的数量和长度相等,因此,同一时刻进入各支流道的冷却介质,在各支流道中保持大致同一流动进度。所以液冷板工作时,能够实现多个部位同时进行冷却,进而提高液冷板的均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沿着所述进水流道的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支流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流道为反“S”形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道段之间设置有拐角,所述拐角的形状为圆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二者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所述支流道的横截面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和多个所述支流道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还包括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流道,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流道,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压合板均设置有避让槽,所述出水管或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连通于所述出水流道,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有卡扣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槽配合,将所述第二出水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液冷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0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型减震器顶胶装置
- 下一篇:镗床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