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周转式预制T梁封端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8500.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陈宇光;周平;徐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转 预制 梁封端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周转式预制T梁封端模板,包括模板,模板为钢模、铝模或木模,在模板内侧设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钢箱,在模板和可拆卸钢箱上对应位置设有由模板向可拆卸钢箱贯通的圆形波纹管孔,在圆形波纹管孔贯穿可拆卸钢箱处构成槽口。本实用新型在T梁封端模板内侧螺栓固定可拆卸钢箱,浇筑混凝土后会形成张拉槽口凹面,张拉,压浆完成后即可封堵槽口,省去后期封端时布筋、支模等工序,从而解决二次封端留下的施工缝及原二次封锚的环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周转式预制T梁封端模板,属于土木工程桥梁施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越来越多,预制T梁桥作为成熟的桥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预制T梁后张法施工中,通常需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完成T梁的张拉、压浆;第二步是T梁端头封锚。T梁二次封端的施工由于二次封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不同从而导致预制T梁会有明显的施工缝及存在色差,因此T梁封端模板的改进对于改进预制T梁传统施工工艺及高效、优质地生产预制T梁显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式预制T梁封端模板,对原有T梁封端模板进行改造,实现T梁混凝土一次成型,消除二次封锚留下的施工缝,缩短T梁预制周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周转式预制T梁封端模板,包括模板,模板为钢模、铝模或木模,在模板内侧设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钢箱,在模板和可拆卸钢箱上对应位置设有由模板向可拆卸钢箱贯通的圆形波纹管孔,在圆形波纹管孔贯穿可拆卸钢箱处构成槽口。
进一步的,可拆卸钢箱尺寸为25cm×25cm。圆形波纹管孔的内径8.7cm。可拆卸钢箱的槽口设置由外向内倾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在T梁封端模板内侧螺栓固定可拆卸钢箱,浇筑混凝土后会形成张拉槽口凹面,张拉,压浆完成后即可封堵槽口,省去后期封端时布筋、支模等工序,从而解决二次封端留下的施工缝及原二次封锚的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封端模板,化繁为简,简化施工工序,节约了工期,解决了封锚施工缝问题,梁端混凝土一次成型,预留槽口封堵简便,模板可以周转使用,可以根据钢绞线位置调整可拆卸钢箱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T梁封端模板正视图;
图2是T梁封端模板侧视图;
图3是可拆卸钢箱正视图;
图4是可拆卸钢箱侧视图;
图5是T梁端头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板,2-可拆卸钢箱,3-螺栓孔,4-圆形波纹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如图1-5所示,首先,在预制台座顶铺设4mm 厚钢板作为T梁预制底模,采用高标号砂浆将底模钢板与张拉台座进行固定。然后进行T梁腹板钢筋绑扎,波纹管安装,钢绞线穿束,接下来前将可拆卸钢箱2穿过波纹管螺栓固定模板1相应位置,进行模板1安装,然后进行顶板钢筋安装,接下来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以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振捣为辅相互结合的方法,腹板以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器不得振动钢束锚垫板,不得碰撞模板钢筋、振捣时不得损伤预应力管道等。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用毡布覆盖并喷淋养护。预应力钢绞线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采用引伸量和张拉力双控,以张拉力为主,引伸量进行复核,引伸量应在一-6%~+6%之间。孔道压浆顺序为先下后上,压浆工作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并让出口处冒出废浆,直至不含水沫气体的浆液排出,其稠度与灌注的浆液相同时即停止,然后将所有出浆口和孔眼封闭,压浆端的水泥浆压力至少升至0.7~1.0Mpa,且维持10min以上。最后用高强混凝土封堵槽口,实现T梁一次封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8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康复推拿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室内装修用墙面粉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