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8305.6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2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向峰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4;E04B1/76;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保温 蓄水 模块 围护结构 | ||
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可用于低能耗建筑,特别是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外墙,屋顶和底板,包括: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多个蓄水模块以及相连的循环水管路,所述蓄水模块具有外壳,顶盖,充水回水孔,充水回水孔分集水接头,排气孔,其特征是具有气凝胶材料增强阻流层及固定装置;所述气凝胶材料增强阻流层可采用具有低辐射面层的中空膜封装气凝胶毡的形式和/或采用具有低辐射面层中空板封装气凝胶粉或气凝胶毡的形式,所述阻流层固定装置采用断热材料;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相比现有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保温能力显著提升,避免了蓄水模块成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中的薄弱环节,用于提升具有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建筑的冬季节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和建筑围护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是建筑冬季节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严寒和寒冷气候区的建筑而言更为重要,围护结构的保温性提升有利于建筑冬季节能;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可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或热阻来衡量,同样厚度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小,即热阻越大,表明其保温性越好,且保温效率越高。
现有太阳房建筑中的蓄水墙围护结构常用于蓄热隔热,其应用目的并非是为了保温,因此蓄水模块的保温能力一般,充分抑制自然对流的最好情况下仅相当于普通多孔砖的保温能力,50mm到100mm厚的蓄水层热阻约为0.086m2K/W至0.172m2K/W;为提升蓄水模块的冬季保温能力,专利号为2017113026094的《一种用于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复合围护结构》中的复合围护结构的不透明蓄水模块在冬季放出内部蓄水充满空气后,内部会形成一系列厚度在15mm到60mm范围内的空气间层,利用多层空气间层叠加增强保温;这种多层空气间层的保温能力相对于蓄水层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在一般的室内外壁面温差条件下,15mm到60mmm厚的垂直空气间层热阻约为0.18m2K/W左右,15mm到60mm厚的水平空气间层热阻约为0.16m2K/W至0.22m2K/W左右;如以这种厚度的垂直空气间层组合成50mm到100mm厚的多层空气间层墙体构造,其总热阻约在0.18m2K/W到1.08m2K/W范围内,相比蓄水墙提升了大约2到6倍左右;尽管多层空气间层的应用使得所述蓄水模块的保温能力在原来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相比于现有节能建筑中的保温层而言还有明显不足;比如现有建筑保温材料中常用的岩棉导热系数为0.045W/mK至0.050W/mK左右,常用的聚苯板导热系数为0.030W/mK至0.040W/mK左右,现有节能建筑墙体中保温层厚度一般为50mm至100mm,即常用的建筑保温层热阻在1.00m2K/W到3.33m2K/W范围内,这一热阻水平大约是专利号为2017113026094的《一种用于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复合围护结构》中的复合围护结构的50mm至100mm厚的不透明蓄水模块在冬季放出内部蓄水,内部形成一系列空气间层后的热阻水平的3倍左右;可见专利号为2017113026094中一种用于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复合围护结构的不透明蓄水模块,即使在冬季放出蓄水形成内部空气间层后,所述蓄水模块自身的保温能力也与节能建筑墙体中同样厚度的保温层的保温能力有较明显差距;尽管所述复合围护结构的蓄水模块外侧还具有保温遮阳板,在冬季可充当所述蓄水模块的外保温层使整个复合围护结构的保温满足要求,但是所述蓄水模块自身的保温能力相对不足成为了整个复合围护结构中的保温薄弱环节;相对于节能建筑中的保温层,所述蓄水模块亟需提升自身保温能力,以使整个复合围护结构的总体保温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所述低能耗集装箱房冬季节能;此外,申请号为2020213015716的专利《一种增强隔热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所针对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围护结构夏季隔热而不是冬季保温,其采用的相变材料增强阻流层技术方案无法实现蓄水模块保温性的明显增强,不能使具有相变材料增强阻流层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建筑冬季运行能耗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向峰,未经刘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8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诊断功能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其电路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土壤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