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7895.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1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锐模具配件(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曾祥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智能 温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后侧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垂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外表面均套接设置有绕轮,所述绕轮的内部缠绕安装有发条弹簧,所述机体的前后方一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上下方之间均水平连接有滑轴。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该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通过利用发条弹簧和弹簧的弹性,当不使用该设备时,能够方便将两个腔板给合并起来,使其将通风槽给挡住,进而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当使用该设备时,用户只需拨动两个拨杆,即可快速的将两个腔板给打开,将通风槽给漏出来,方便对机体进行散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在注塑的过程中,需要对融化的塑料粒子进行精确的控温,保证模具能够顺利的成型。
但是目前用于热流道模具的控温装置在不使用时,控温设备上的通风槽是处于裸露状态,这样容易使设备的内部进入水分或灰尘,进而影响了控温设备的使用寿命,没有对此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解决了目前用于热流道模具的控温装置在不使用时,控温设备上的通风槽是处于裸露状态,这样容易使设备的内部进入水分或灰尘,进而影响了控温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后侧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垂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外表面均套接设置有绕轮,所述绕轮的内部缠绕安装有发条弹簧,所述机体的前后方一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上下方之间均水平连接有滑轴,所述机体的一侧面中间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散热槽,两个所述滑轴的两端外表面之间均套接滑动安装有腔板,两个所述腔板相对的一方侧面中间位置处均对称嵌入滑动安装有两个拨杆,所述腔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水平连接有横档,所述横档的一端上表面贯穿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套接滑动安装有滑筒,且固定轴的外表面位于横档的上下方位置处套接滑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滑筒的下端和横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筒向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轴相对的一面接触,此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所述滑轴相对的一面中间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滑筒相对应的定位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腔板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与拨杆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滑筒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另一端是滑动穿过限位板的前表面并固定连接于腔板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
优选的,两个所述腔板合并起来后的宽度大于散热槽的长度,且两个腔板的另一侧面均与机体的一侧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下方另一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接口,且机体的另一侧面位于接口的上下方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磁铁片,且另一个限位块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铁板。
优选的,所述磁铁片的位置与铁板的下方侧面相对应,所述铁板翻转180度后,所述铁板的表面与接口的表面接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智能温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锐模具配件(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先锐模具配件(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7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