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血液管理的双频RFID标签及血液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6398.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6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双;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笑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液 管理 双频 rfid 标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管理的双频RFID标签及血液管理系统,标签包括基材、双频芯片、高频天线和超高频天线;高频天线为线圈型,占基材的面积超过设定比例,大线圈的设计能够保证血袋在叠放时RFID标签能够被高频读写器准确识别到;超高频天线为窄条型对称偶极天线,位于高频天线的一侧,因为窄条型对称偶极天线的辐射体宽度窄,与血袋的接触面积小,尤其血袋叠放时,因为血袋的弧面设计,窄条型天线的两端不会与相邻血袋重叠,保证了RFID标签能够被超高频读写器准确识别到;本申请提出的双频RFID标签,在不同的血袋管理阶段,能够支持采用高频读写或超高频读写,以一个标签实现了对血袋全流程的追踪、溯源及库存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血液管理的双频RFID标签及血液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货物销售、运输、生产、废物管理、邮政跟踪、航空行李管理、车辆收费管理以及血液追溯管理等领域,而传统的纸带条形码因其存储能力小,不能改写等缺点,在识别领域已经慢慢被RFID技术所取代。
在RFID系统中包括:多个RFID标签、至少一个与该RFID标签通信的具有天线的RFID读取器、以及用于控制该RFID读取器的计算装置;通常的,RFID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芯片组成,RFID读取器用于将能量或信息提供到RFID标签,以及用于从RFID标签接收身份和其他信息;计算装置处理通过RFID读取器所获得的信息。
在RFID标签应用中,高频标签利用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适合近距离稳定读取,数据采集距离容易控制,但群读效果差。超高频标签利用电磁波进行工作,读取距离远、群读效果好,但近场读取处于劣势。而目前各频段RFID标签绝大多数都是单频段应用,也即一种频段一张标签,如果高频天线与超高频天线集成在一个基体上,高频天线会对超高频天线产生极大的电磁耦合。
实际应用上,采用高频RFID系统还是超高频RFID系统,由于两者各有优缺点,导致使用的场景也不同。在血液血袋的管理上,RFID系统能够实现对血袋的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和盘点上;在具体应用时,根据管理的场合不同,在血站血库的管理上适用超高频标签,读取距离远、群读效果好、盘点速度快,在医院科室的血液智能化管理上适用高频标签,能够对血袋存放仓位实时精准定位;可见,在一个血袋上同时应用高频RFID标签和超高屏RFID标签能够使血袋在管理上实现血站血库到医院科室血液智能化管理上的全链溯源,提高血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但若在一个血袋上应用两种频段的RFID标签,显然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由于血液中含水高达90%的特殊性,会严重影响天线的性能,造成严重的频偏及灵敏度下降,导致RFID标签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不能有效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液管理的双频RFID标签及血液管理系统,基于“一芯双频”RFID技术,使应用于血袋上的RFID标签兼顾高频和超高频的优势,共享管理数据,并采用拓宽高频天线的面积以及采用窄条形对称偶极设计超高频天线长度的手段减小血液对标签性能的影响,以低成本、低频偏和高灵敏度实现了对血袋的全链溯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用于血液管理的双频RFID标签,包括:基材;双频芯片,嵌装在所述基材上;高频天线,嵌装在所述基材上,与所述双频芯片连接;超高频天线,嵌装在所述基材上,与所述双频芯片连接;所述高频天线为线圈型,占所述基材的面积超过设定比例;所述超高频天线为窄条型对称偶极天线,位于所述高频天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频天线整体长度长于所述高频线圈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频天线占据所述基材的整个长边。
进一步的,所述窄条型对称偶极天线的中心点连接一阻抗调节体,所述阻抗调节体呈漏斗状,所述阻抗调节体的末端连接所述双频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6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打桩机
- 下一篇:一种造型机用砂箱传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