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土工格室的淤泥坡底处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05665.0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乔支福;杨鸽;于文昌;王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金蜂巢工程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00;E02D5/7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梁小林 |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土工 淤泥 处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土工格室的淤泥坡底处理结构,属于护坡装置与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坡体与坡底,以及覆盖在坡体与坡底表面的土工格室,所述的坡底为淤泥层或者河底,土工格室与坡体之间通过插入的锚钎固定,土工格室与坡底之间通过插入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固定;从而通过该桩体的自重形成对土工格室的坡底的约束和控制,完成整体坡面的防护目标。所述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包括圆柱形的桩体,以及锥形的桩头,还包括朝下设置的L形的钢筋夹持臂;两个钢筋夹持臂左右对称地预埋在桩体侧壁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施工便捷;固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土工格室的淤泥坡底处理结构,属于护坡装置与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土工格室与螺纹钢筋等锚钎结合使用完成锚固,但在遇到淤泥质坡底、坡底的情况时,现有技术的锚钎存在抗拔力不足,不能形成对土工格室的定位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土工格室的淤泥坡底处理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坡体与坡底,以及覆盖在坡体与坡底表面的土工格室,所述的坡底为淤泥层或者河底,土工格室与坡体之间通过插入的锚钎固定,土工格室与坡底之间通过插入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固定;从而通过该桩体的自重形成对土工格室与坡底的约束和控制,完成整体坡面的防护目标。
所述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包括圆柱形的桩体,以及锥形的桩头,还包括朝下设置的L形的钢筋夹持臂;两个钢筋夹持臂左右对称地预埋在桩体侧壁的顶部。
安装时,钢筋夹持臂与土工格室壁板夹持固定。钢筋夹持臂起到搬运提拉的执手作用,以及预制桩的辅助固定作用。
所述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直径大于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预制桩直接插入,施工便捷;[2]、根据坡面长度、坡度、淤泥程度等定制适当规格的桩体,固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包括坡体1与坡底2,以及覆盖在坡体1与坡底2表面的土工格室3,
所述的坡底2为淤泥层或者河底,土工格室3与坡体1之间通过插入的锚钎11固定,土工格室3与坡底2之间通过插入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4固定;从而通过该桩体的自重形成对土工格室3与坡底2的约束和控制,完成整体坡体的防护目标。
所述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4包括圆柱形的桩体41,以及锥形的桩头42,还包括朝下设置的L形的钢筋夹持臂43;两个钢筋夹持臂43左右对称地预埋在桩体41侧壁的顶部。
安装时,钢筋夹持臂43与土工格室3壁板夹持固定。钢筋夹持臂43起到搬运提拉的执手作用,以及预制桩的辅助固定作用。
所述的圆锥体混凝土预制桩4直径大于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金蜂巢工程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金蜂巢工程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5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LED驱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智能化弱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