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活性炭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2593.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卫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壬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姜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活性炭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活性炭处理设备,属于活性炭处理技术领域,该可移动的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外壳组件、处理组件和风道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筒体、下封盖和上封盖,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旋转轴、离心筒、分布管、分布盘、密封环和驱动电机,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废气通过分布管均匀的进入离心筒内的活性炭腔,净化后的废气通过出风口被排出,驱动电机带动离心筒转动,活性炭在离心作用下,在离心筒内被摇匀,离心活性炭吸附设计,减少了气流冲击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活性炭分布的更均匀,采用分布气流设计,废气被均匀的送入活性炭吸附层内,活性炭吸附废气效果更好,活性炭离心移动分布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活性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处理利用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高吸附性的粒状或粉状活性炭去除废水废气中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广泛用于去除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有机物。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活性炭吸附废气时,活性炭颗粒之间的间隙会被气流冲击变大,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活性炭处理设备,旨在改善活性炭吸附废气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外壳组件、处理组件和风道组件。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筒体、下封盖和上封盖,所述下封盖水平固定套接于所述筒体下端,所述上封盖水平固定套接于所述筒体上端,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旋转轴、离心筒、分布管、分布盘、密封环和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轴上端竖直转动于所述筒体内的所述下封盖中心,所述离心筒上端固定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下端,所述分布管上端连通均布设置于所述离心筒下端,所述分布盘连通固定于所述分布管下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分布盘和所述筒体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缸身竖直固定于所述上封盖上方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于所述旋转轴上端,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下封盖底部中心,所述进风口连通于所述分布管,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上封盖顶部一侧,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一侧,所述风机朝向所述离心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下端外壁周侧设置有支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外壁一侧转动设置有舱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密封环的所述筒体内壁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封盖顶部中心设置有转动台,所述旋转轴上端转动于所述转动台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台顶部竖直设置有筒架,所述驱动电机机身底部设置于所述筒架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筒顶部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固定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筒底部水平设置有支撑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筒上端水平设置有挡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顶部设置有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壬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壬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2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切割的载台结构
- 下一篇:两用盖及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