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01543.4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翰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5/18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器,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设置在除尘腔内的集尘器本体(1),所述集尘器本体(1)包括滑槽(1.1)、收集器(1.2)以及灰尘总收集器(1.3);所述收集器(1.2)设置在滑槽(1.1)上,其底部出灰口与滑槽(1.1)的滑道连通;所述灰尘总收集器(1.3)设置在滑槽(1.1)的滑道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器收集除尘腔内的灰尘后再通过滑槽将灰尘送入总收集装置,在后期维护保养中只需要定期着重清理维护总收集器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器,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 除尘装置(例如除尘车),将灰尘通过风机吸至一个容器或者腔体(即除尘腔)中,灰尘会在这个容器或者腔体中杂乱的漂浮,这会导致除尘装置的除尘腔内灰尘过多并会到处乱飞,这非常脏乱且影响使用寿命。
而专利申请号为20182044091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车间中央集尘装置的集尘房,涉及车间除尘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粉尘存储量较少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加工车间中央集尘装置的集尘房,包括集尘房本体、连通集尘房本体与加工车间的主管以及位于集尘房本体内的多个集尘袋,主管与集尘房本体顶端连通,集尘房本体墙面底端设置有抽风机,集尘房本体于主管出口端、抽风机入口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水平板,水平板隔绝集尘房本体内上下空间,水平板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各个集尘袋均为仅上端开口结构,且分别固定于相应通孔处。
上述专利的一种用于加工车间中央集尘装置的集尘房,具备较大的存储量,适用于整个车间的统一除尘;但是这种集尘房的集尘袋,一旦容量饱和之后则需要集体更换,不仅浪费时间以及人力,还大大提高了使用成本。
因此,为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适用于除尘腔内的一种集尘器是社会所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集尘器,它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收集除尘腔内飞舞的灰尘,只需清理更换总收集器,能够大大节约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尘器,包括设置在除尘腔内的集尘器本体,所述集尘器本体包括滑槽、收集器以及灰尘总收集器;
所述收集器设置在滑槽上,其底部出灰口与滑槽的滑道连通;
所述灰尘总收集器设置在滑槽的滑道底部。
所述收集器是顶部宽底部窄的桶状结构,其顶部为进灰口,底部为出灰口。
所述滑槽可以是带滑道的直板结构并在底部开口,为倾斜设置;
所述集尘器本体包括构成“V”字形的2个滑槽;
所述收集器有多个,多个收集器均布在滑槽的滑道上。
所述滑槽的滑道上匹配设置有限位圈;
多个收集器通过限位圈竖直安装在滑槽上;
所述滑槽通过支架支撑;
所述支架为带支腿的格栅结构,所述滑槽连接安装在格栅上。
在组成“V”字形的2个滑槽的底部交集点设置有灰尘总收集器,所述灰尘总收集器为盒状结构。
所述滑槽的滑道上匹配设置有限位圈;
多个收集器通过限位圈竖直安装在滑槽上;
所述滑槽还可以是通过方管支撑;
组成“V”字形的2个滑槽的两侧与中间位置均竖直设置有方管;
所述方管的底部设置灰尘总收集器。
所述滑槽还可以为顶部圆形结构,圆形结构底部连接倾斜向下设置的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翰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翰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1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液氮存放机构
- 下一篇:可重复利用的框架结构眼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