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00627.6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0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乐晓;马志国;胡磊;胡想明;童海星;叶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宋缨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封闭 发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智能格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包括透明罩盖层以及保护漆层,保护漆层位于透明罩盖层的背部,透明罩盖层背部的两侧具有凹槽特征区域部,在凹槽特征区域部处具有金属光泽有色膜层,凹槽特征区域部经激光镭雕后将凹槽特征区域部周边的金属光泽有色膜层去除后并用于透出光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凹槽特征区域遮蔽PVD,镭雕修边,黑色喷涂其他区域,产品完成透过透明罩盖层正面看到凹槽区域呈现3D金属色的效果,凹槽特征以外的区域呈现黑色深邃或车体同色的效果,未来科技感效果十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智能格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封闭前脸车型,一般是在罩盖背面直接喷涂金属油漆,正面做硬化涂层,凹槽区域的颜色与其他区域区别不是很明显,效果不佳,比如在智能封闭前脸上集成智能交互式的灯光,并与汽车内部电子连接后进行交互式显示,使得格栅看起来更为美观和酷炫,现有的封闭前脸已无法满足该类技术,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新的智能封闭前脸发光以满足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发光效果好的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罩盖层以及保护漆层,保护漆层位于透明罩盖层的背部,所述的透明罩盖层背部的两侧具有凹槽特征区域部,在凹槽特征区域部处具有金属光泽有色膜层,所述的凹槽特征区域部经激光镭雕后将凹槽特征区域部周边的金属光泽有色膜层去除后并用于透出光线。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中,所述的透明罩盖层为PMMA材料制成时,在透明罩盖层前部还具有硬化涂层。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中,所述的保护漆层为喷涂黑色或者与车体同色的保护油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凹槽特征区域遮蔽PVD,镭雕修边,黑色喷涂其他区域,产品完成透过透明罩盖层正面看到凹槽区域呈现3D金属色的效果,凹槽特征以外的区域呈现黑色深邃或车体同色的效果,未来科技感效果十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智能封闭前脸发光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中,透明罩盖层100;保护漆层200;凹槽特征区域部300;硬化涂层400;金属光泽有色膜层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0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