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97585.5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顶;张耀兵;赵雪晴;陈雪梅;王青;汪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E03B3/28;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赵敏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水分子 液化 传输 利用 装置 | ||
1.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设置在上部的水分子捕捉器、呈环状设置在中部的溶液储存腔(04)、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内层的湿润过滤层(06)与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外层的水分胁迫带(07),所述水分子捕捉器包括上部的遮雨装置(01)、设置在所述遮雨装置(01)内的水分子液化剂(02)、设置在外壁上的雨水导流槽(10),所述溶液储存腔(04)上部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溶液疏导管(03)与水分子捕捉器底部相连通,所述溶液储存腔(04)下部通过竖直设置的水分疏导管网(05)与所述湿润过滤层(06)相连接,所述水分胁迫带(07)由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与无纺布(11)交替设置而成,所述水分胁迫带(07)内侧填充有根部基质层(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装置(01)为顶部不透水、侧面设有通风孔(09)的T型圆环空腔结构,所述遮雨装置(01)的顶部设有可活动打开的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子液化剂(02)填充在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空腔中,所述水分子液化剂(02)为碎屑或颗粒形状的氯化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装置(01)由软塑PVC材料制成,厚度为4mm;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上部横向结构宽度为20cm,厚度为5cm,呈圆形设置,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下部竖向结构宽度为5cm,高度为15cm,底部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微孔(13),所述微孔(13)的直径为1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储存腔(04)的顶部设有入水口(14);所述溶液疏导管(03)为直径1cm的软管,所述溶液疏导管(03)上部与所述微孔(13)相连,下部与所述入水口(1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储存腔(04)呈环形墙体布置在种植穴周围,所述溶液储存腔(04)的宽度为15cm,高度为10cm;所述水分疏导管网(05)为软塑材质,直径2mm;所述水分疏导管网(05)上部与所述溶液储存腔(04)连接,下部插入所述湿润过滤层(0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润过滤层(06)为外围有8g/㎡的无纺布包裹的粉末状保水剂基质,所述水分胁迫带(07)设置在无纺布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胁迫带(07)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07-1)、第二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07-2)、第三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07-3)、第四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07-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润过滤层(06)与水分胁迫带(07)之间设有阻隔板(12),所述阻隔板(12)上设有渗透微孔,所述阻隔板(12)上还铺设有无纺布层;所述阻隔板为硬质PVC材质,厚度为0.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75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钻孔工装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托辊结构及其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