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术后颈部伤口冷敷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896755.8 申请日: 2020-12-04
公开(公告)号: CN214387859U 公开(公告)日: 2021-10-15
发明(设计)人: 覃勤朴;康文婷;赵振清;秦梦;宋莹莹;刘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分类号: A61F7/10 分类号: A61F7/10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韩岳
地址: 10005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医用 术后 颈部 伤口 冷敷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术后颈部伤口冷敷装置,冷敷装置包含:捆绑组件,其包括按照能够使捆绑组件围绕人体部位形成张紧环圈的方式接合的前颈圈和后颈圈构成,前颈圈和后颈圈通过设置于其两端的锁紧单元彼此结合;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捆绑组件内壁;可塑冰袋,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捆绑组件连接。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可塑冰袋,使冷敷装置能够兼顾使用过程中的冰敷效果和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术后颈部伤口冷敷装置。

背景技术

冰敷作为一种医疗护理手段,其通过减少以及减缓组织胺的释放,来减轻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并减轻微循环及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很多研究表明:在创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微循环障碍以及由其继发的组织损伤反应并不明显。所以冰敷要尽早,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手持冰块或冰袋进行冰敷并不现实。

专利号CN201910482914提供一种具有人体体温时时监测功能的冷敷冰带,由冷敷冰带、体温仪、手机、冷藏盒组成,体温仪贴在人体腋窝处,采集人体体温数字信号并将其信号发射至冷敷冰带和手机两端,它由底壳、电路主控板、纽扣电池、双通道蓝牙发射器、感温探头、面壳组成;冷敷冰带佩戴于头部起物理降温作用和接收体温仪信号并时时显示体温和冷敷带温度,它由主机、冷敷带组成,主机由感温探头、LCD显示屏、蓝牙接收器、钮扣电池、蜂呜器组成,冷敷带中央为预置有高分子凝胶的胶囊体、两边是佩带;主机和冷敷带为磁性连接。该装置增设多种设备完成对冰敷部位的温度监控,然而在实际使用时,显示屏与蜂呜器的功能重合且多种电子产品在冷敷冰带上为使用者带来了不舒适的感觉。针对冷敷的作用最大化,专利号为CN2014206524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充气冷敷护具,包括冷敷单元、气压调节装置、束缚部;气压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气阀连接至第一气囊袋;冷敷单元连接在束缚部的表面或者设置在束缚部的内部夹层中。冷敷单元包括:冷敷包、第一气囊袋、第一气阀;第一气囊袋连接并覆盖在冷敷包的外侧面;第一气阀设置在第一气囊袋上。该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气囊使冷敷包紧贴人体,但对人体受伤部位处进行能够使冷敷包紧贴人体的气囊压力的压迫,会极大的增大受伤部位的肿胀程度并减弱冰敷效果,其并不能优化冷敷效果。

专利号为CN201721283779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颈部冷敷枕,用于满足冷敷效果和使用者舒适性两方面,其包括颈枕和冷敷袋,在颈枕的下表面设置约束带,并在约束带内套装有弹性支架,弹性支架的四周设置有分散的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下表面向外突出。然而,设有支架的颈枕在使用过程中从任意角度都会使使用者感受到内部固体的坚硬触感,且颈枕的结构无法做到对脖颈的所有表面都进行冰敷。

因此,针对兼顾创伤缓解效果和舒适度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医用术后颈部伤口冷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术后颈部伤口冷敷装置,冷敷装置包含:捆绑组件,其包括按照能够使捆绑组件围绕人体部位形成张紧环圈的方式接合的前颈圈和后颈圈构成,前颈圈和后颈圈通过设置于其两端的锁紧单元彼此结合;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捆绑组件内壁;可塑冰袋,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捆绑组件连接,其中,可塑冰袋包含酒精加0.9%生理盐水以1:3的比例配置并冰冻后形成的固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前颈圈和后颈圈由两层镂空弹性表面重叠组成,其中,前颈圈靠近人体面部的上端设置有承托人体下巴的弧形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紧单元包含分别设置于捆绑组件两端的搭扣和构件,构件包含能够与搭扣接合的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捆绑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容纳可塑冰袋的中空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6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