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饰氛围灯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94783.6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7/24;F21V15/00;F21V17/16;B60Q3/74;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氛围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饰氛围灯及车辆,包括光源、电路板、导光板、反光纸以及透光面罩;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口相对设置,导光板与透光面罩卡接;透光面罩具有聚光部,聚光部的角度变化值大于预设角度,反光纸固定于导光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远离透光面罩,其中,反光纸远离聚光部的位置与导光板粘接;光源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与透光面罩连接;光源与透光面罩的第一侧壁至少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第一侧壁与聚光部相邻,两个相邻的光源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饰氛围灯可以有效解决侧面入光导致的内饰面发光不均匀,以及局部聚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饰氛围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内饰面的科技感与品质感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车辆内饰面上设置有发光氛围灯,以营造良好的车内氛围。
现有的内饰氛围灯的发光形式各不相同,例如,在内饰面的背面设置光源,光线直射入内饰面的背面,再利用扩散板材结构以扩散光线,该结构易在光源入射位置产生光斑,光线无法均匀分布。为了改善背面入光导致的光线分布不均匀问题,通常在内饰面的侧面设置光源,光线从内饰面的侧面射入。
但是,现有的内饰氛围灯结构也无法有效使得光线均匀分布在内饰面发光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饰氛围灯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内饰氛围灯侧面入光导致的内饰面发光不均匀且局部聚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饰氛围灯,包括:光源、电路板、导光板、反光纸以及透光面罩;
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口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透光面罩卡接;
所述透光面罩具有聚光部,所述聚光部的角度变化值大于预设角度,所述反光纸固定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透光面罩,其中,所述反光纸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位置与所述导光板粘接;
所述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透光面罩连接;
所述光源与所述透光面罩的第一侧壁至少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聚光部相邻,两个相邻的所述光源间隔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光齿;
所述光齿包括锯齿形光齿、圆形光齿或三角形光齿。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靠近所述透光面罩,所述第二表面为矩形表面或梯形表面。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表面的相邻两个边的夹角为钝角的情况下,所述夹角的角度小于或等于120°。
可选地,沿所述导光板的入光口的中心线,所述光源呈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的功率为0.05W-0.15W。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26mm。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且小于或等于26mm。
可选地,所述内饰氛围灯还包括光源保护壳;
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光源保护壳连接,所述光源保护壳与所述透光面罩卡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内饰氛围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4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高效率双面加工处理的光学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制冷系统和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