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4617.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5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孟长芳;王鹏涛;王权;于世雷;刘羽;蔚刚;孟沿;苏鹏;刘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Q3/00;F23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自动 点火装置 及其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该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包括高能点火装置、点火枪组件和自动驱动装置。高能点火装置由高能点火器、高压电缆、高压放电杆和固定件四部分组成;点火枪组件由燃料管路、控制阀组、点火杆、雾化喷头、扩锥和固定件六部分组成;自动驱动装置采用上下对称结构设计,以高压放电杆固定件和点火枪固定件之间中心轴线上下对称,由气缸组件、电磁阀组件、压缩空气系统和固定杆四部分组成。该自动点火装置在点火仓中将油料点燃,进而点燃煤粉后喷射到煤粉燃烧器内燃烧,具有点火强度高,煤种适应性宽,可实现远程一键点火等优势,且不需使用燃气,简化了点火过程,显著提高了点火系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受天气及用户蒸汽(热水)需求波动的影响,工业锅炉经常反复启、停炉,需要频繁进行点火操作。特别是对于燃煤(煤粉)工业锅炉,由于煤粉着火点高,且着火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提高点火装置点火性能及其自动化水平对煤粉工业锅炉燃烧器快速、稳定点火至关重要。
目前工业锅炉行业使用的点火方式包括燃气点火、燃油点火以及燃气燃油复合点火三类。液化气点火装置属于燃气点火系统,采用液化气作为点火源,气体易点燃,对点火装置要求不高,但是液化气热值低,直接点燃煤粉气流较为困难,特别是对难燃煤而言,点火难度更大。柴油点火装置属于燃油点火系统,采用柴油作为点火源,柴油热值高,点火稳定,其对雾化喷头等要求较高。将燃气点火与燃油点火相结合的复合点火系统,先通过快速点燃液化气,然后利用点着的液化气点燃燃油,最后将煤粉气流点燃。
公开号CN 206176376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燃气点火装置,通过设计45°空气旋流槽和两级燃气喷口实现了燃气半预混燃烧,进一步优化了火焰形态,提高了易燃煤种着火稳定性。但是,该燃气点火装置存在点火热低,煤种适应性差的问题,以及缺乏相应的火焰稳定技术。特别是针对难燃煤,该装置采用热值较低的燃气直接点燃难燃煤粉气流较为困难。
公开号CN 20729895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站锅炉的少油点火燃烧器,通过设计浓淡分离装置、钝体、周界风等,实现了对贫煤和无烟煤的节油点火。但是,该点火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雾化喷头处由于钝体和扩锥的设计可能造成喷嘴处结渣、堵塞等问题。
公开号CN 206037117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煤粉锅炉燃烧器的气体燃料点火系统,直接使用气体燃料作为主燃料进行点火,通过设计多孔扩散锥以及强旋旋流片,形成高温点火区,增强了火焰稳定性。该系统对于简化工业锅炉燃烧器点火系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是存在气体点火热低,点火强度受限,煤种适应性差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难燃煤或兰炭,存在点火难度大的现象。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提高煤粉燃烧器点火强度,拓宽点火器煤种适用性,简化点火系统,提高点火系统自动化水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该装置应用于煤粉工业锅炉点火启动,避免繁琐的“气点油,油再点煤”的过程,点火强度高,可适用于难燃煤种的点燃,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性及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一键点火,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性及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粉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包括:高能点火装置、点火枪组件和自动驱动装置;
所述高能点火装置包括高能点火器、高压电缆、高压放电杆和固定件;
其中,所述高压电缆第一端与所述高能点火器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放电杆第一端连接;
所述高压放电杆第一端与所述自动驱动装置的活塞连接杆连接,高压放电杆第二端穿过所述密封装置深入到所述高压放电杆固定件内;所述高压放电杆固定件与所述燃烧器端盖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4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夹料冲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高精度行星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