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集水式的循环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1999.7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牛艳凯;齐先栋;胡志超;李文福;顾亚芬;王翔宇;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山水控农旅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E03B3/02;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37400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循环 灌溉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集水式的循环灌溉系统,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的侧面活动卡接有连接两根主管道的浇灌管,所述浇灌管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条形孔,且浇灌管的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孔,其中一根主管道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设有进水组件,且另一根主管道的上端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设有水泵。该用于小麦的往复循环供水系统,可以对小麦的根部进行湿润灌溉,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节约水资源,并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便于小麦的生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集水式的循环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小麦浇水的时间因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而异,一般当5厘米耕层土壤内平均地温5摄氏度,气温在3至10摄氏度时,表土夜冻日消,水分能从土壤里渗下去为宜,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有光照的时间段内,确保浇水后能较快渗下,严防地表积水结冰冻死伤麦苗,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在降水量不足的区域也要务必确保对小麦进行及时灌溉。而目前浇灌的灌溉方式还是会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虽然目前已有的节水结构大多出水端大多为外露结构,自身防护性能不高,易受天气或外界因素影响损坏而影响使用性能。此外,当降雨量较大时,缺少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使用性能,造成自然储水性能差,难以有效对自然降水进行集中收集,导致水资源集中灌溉麦田,水量灌溉全程的水量分布不均匀,人工干扰权限小,未能有效控制调节小麦灌溉全程的有效灌溉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集水式的循环灌溉系统,可以对小麦的根部进行湿润灌溉,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节约水资源,并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便于小麦的生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集水式的循环灌溉系统,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的侧面活动卡接有连接两根主管道的浇灌管,所述浇灌管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条形孔,且浇灌管的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孔。
其中一根主管道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设有进水组件,且另一根主管道的上端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与外部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浇灌管与第一条形孔对应的侧面下端设有第一导水板,且浇灌管与第一条形孔对应的侧面上端设有第二导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水板的宽度小于第一导水板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浇灌管的外周侧活动套接有海绵套,且海绵套的外侧覆盖有盲管套,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均位于海绵套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海绵套的厚度小于且等于盲管套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海绵套的形状与盲管套的套内形状相配合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与进水管活动卡接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侧面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一个进水口设有输送管,且三通管的另一个进水口设有气泵,且气泵的出气口与三通管连通,所述气泵的输入端与外部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管的侧面设有第一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管的侧面设有第二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山水控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阿尔山水控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1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