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1743.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叶长水;丁涛;陈金睿;李江海;熊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式进气道 鼓包 变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飞行器进气道鼓包型面上一定范围内的变形区域,和设置在所述鼓包型面内部的旋转式变形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变形区域的表面结构采用由橡胶膜和高弹性纤维复合而成的柔性蒙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使得进气道鼓包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型面形状并维持一定刚度以承受进气道气动载荷,从而改变进气喉道截面积。解决了常规Bump鼓包进气道型面不可调节的问题,使进气道在宽速域、大飞行包线范围内不同飞行状态下都能具备最优的进发匹配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
背景技术
先进超音速战斗机具有宽速域、高机动、高隐身能力的特征。为了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四代机普遍采用了三元进气道,例如F-35飞机使用的Bump(蚌式)鼓包进气道。但是,当前这种进气道的三维型面不可调节,只能在设计飞行马赫数下达到最佳的进排气性能,而在非设计点处的性能变差,这与飞机宽速域、大包线的要求相矛盾。自适应鼓包进气道可以根据飞机的飞行速度,相应地改变进气道鼓包型面的结构形状,从而调节进气道的喉道截面积,满足发动机在宽速域、大包线范围内不同飞行状态下的进气流量需求,使进气道在各种飞行速度和攻角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全面提升超音速战斗机的气动性能。
为了实现鼓包进气道的自适应功能,需要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感知进气喉道区域来流速度,并根据当前的空速对鼓包外形进行精确控制,从而通过进气道鼓包变体来增大或减小进气道的喉道面积,以适应发动机在宽速域、大飞行包线范围内的不同的进气流量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以解决当前飞行器进气道喉道面积不可调节的问题,满足发动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进气流量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飞行器进气道鼓包型面上一定范围内的变形区域,和设置在所述鼓包型面内部的旋转式变形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变形区域的表面结构采用柔性蒙皮,所述柔性蒙皮由橡胶膜和高弹性纤维复合而成。其中橡胶模为基体材料,作用是使得复合柔性蒙皮能在驱动装置作用下产生所需要的大变形;高弹性纤维是增强材料,作用是提高复合柔性蒙皮的刚度,使之能够承受鼓包型面上的气动载荷。
进一步地,旋转式变形驱动装置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机构构成。以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机构作为驱动源,通过偏心轮机构的往复运动驱动柔性蒙皮实现鼓包型面在基础型面到最高型面范围内的变高变低,从而改变进气喉道的截面积大小,进而实现进气流量的调节,匹配发动机在宽速域、大飞行包线范围内不同飞行状态下的进气流量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进气道鼓包变体结构,使得进气道鼓包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型面形状并维持一定刚度以承受进气道气动载荷,从而改变进气喉道截面积。解决了常规Bump鼓包进气道型面不可调节的问题,使进气道在宽速域、大飞行包线范围内不同飞行状态下都能具备最优的进发匹配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进气喉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鼓包变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飞机的进气喉道2是由进气道外罩1和机身鼓包型面3围合而成的空间,如图1所示。进气喉道2的主要功能是引导气流进入进气道,并利用进气道内的三维Bump鼓包对来流的压缩效应排除附面层气流,提高总压恢复系数从而提升飞机性能。这种设计还可以兼顾进气道隐身性能,缺点是因为鼓包型面3不可变体,导致在超音速高马赫数时会出现进气道口亚音速溢流的问题,从而产生溢流阻力,降低气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真空超导太阳能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