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8943.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邵翠梅;俞申妹;陈洁莹;赵飞;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16;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姜楠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搏器 术后 康复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通过肩套将该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套至用户的肩部,方便用户穿戴,通过在肩套的侧部设有圆盘,圆盘的中央设有臂孔,用户的臂膀可以穿过该圆盘的臂孔,通过在圆盘的圆周上设置0~180的刻度,方便用户在前屈或者后伸运动时手臂开合角度的度量;通过在圆盘上方设置直杆,直杆内设有沿着直杆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滑槽和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通过用户的手指穿过指环,手臂向上进行攀岩运动,带动倾斜伸缩杆向上伸长,水平伸缩杆向直杆方向压缩,并通过与水平伸缩杆相连接的滑块示出用户手臂抬高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康复装置,涉及一种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数量正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术后,为了预防起搏器电极移位和起搏器囊袋出血,临床上通常采取的护理措施是以术后术侧肢体制动占主导。然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因过度制动导致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研究均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肩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肩痛发生率高达29.1~60%,肩关节活动障碍9~33%,甚至出现静脉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群的逐年增加,国内外学者相继做了大量研究,均证实了术后及早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肩痛,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并不会增加囊袋出血、电极脱位等并发症风险。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方便穿戴的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搏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肩套,所述肩套形成开口并套至用户的肩部,所述肩套的侧部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央设有臂孔,所述臂孔用于穿过用户的臂膀,所述圆盘的圆周上设有0~180的刻度,且0刻度在圆盘圆周的最底部,180刻度在圆盘圆周的最顶部;所述圆盘的上方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直杆,所述直杆内设有沿着直杆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滑槽和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直杆在沿着滑槽的延伸方向设有长度刻度,所述滑块与水平伸缩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水平伸缩杆的另一端经指环与倾斜伸缩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倾斜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直杆的下端固定;所述肩套的下部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有握力球,所述弹性绳在握力球的附近位置处设有指扣。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套一面的中部设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肩套另一面上设有合扣,所述合扣用于限位固定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套的上部设有呈水平布置的拉链,所述拉链用于打开肩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盘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可沿着圆盘圆周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套的一面上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位于用户臂膀与身体连接处的附近,所述魔术贴用于粘贴具有魔术贴的刻度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魔术贴所在肩套的面与肩套上的合扣所在面不为同一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的上方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卡住直杆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8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