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涵洞建造用支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8554.3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6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安全;吴洪举;贺更更;王明亮;阎长克;王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4G25/04;E04G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公茂海 |
地址: | 13005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涵洞 建造 支撑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涵洞建造用支撑模板,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底部安装有带有自锁机构的移动滚轮,支撑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板,支撑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撑模座,两组固定板相对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滑槽,第一固定滑槽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支撑模座左右两端侧壁通过升降滑块、第一固定滑槽和固定板滑动连接,支撑模座底部通过升降支撑架和支撑底座顶部连接,升降支撑架内腔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可驱动升降支撑架升降的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装置将支撑伸缩套架在移动滑套的移动下发生收缩和撑开的形变,将支撑伸缩套架顶面调整至完全和涵洞顶部相贴合状态,对该支撑点进行贴合支撑,最后进行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涵洞建造用支撑模板。
背景技术
公路涵洞顶部有填土的称为暗涵,无填土者称为明涵。暗涵不受车辆冲击力,且活载分布较均匀;明涵承受车辆集中荷载及冲击力。一般在路基高度容许的情况下多采用暗涵。在山坡上的水沟纵坡坡度大于5%处修建的涵洞,应把涵洞做成阶梯式,以防涵洞下滑和减缓水流速度。在缓坡沟渠处修建的涵洞,一般把涵底纵坡做成临界坡,以利排水。涵洞进出口渠道的水面高于或接近于路面高度,不便于修筑渡槽或一般涵洞时,可修建纵断面为“U”字形的涵洞。这种涵洞称为倒虹吸涵或倒虹吸管。倒虹吸涵容易漏水,涵内易淤塞,一般用于清水渠道中。
现有高速公路涵洞建造用支撑模板存在不足之处,无法调整支撑装置的结构形状,不能对支撑点进行贴合支撑,支撑效果弱,所采取的支撑材料众多,不利于移动和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涵洞建造用支撑模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速公路涵洞建造用支撑模板,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部安装有带有自锁机构的移动滚轮,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支撑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撑模座,两组所述固定板相对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滑槽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支撑模座左右两端侧壁通过升降滑块、第一固定滑槽和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模座底部通过升降支撑架和支撑底座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架内腔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可驱动升降支撑架升降的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模座右端外侧壁固定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模座内部水平设置有双向螺纹管,所述双向螺纹管右侧贯穿支撑模座右端侧板并和伺服电机输出端相互套接,所述双向螺纹管位于不同螺纹方向上螺接有移动滑套,两组所述移动滑套顶部固定有支撑伸缩套架。
优选地,所述支撑模座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滑槽,两组所述移动滑套底部固定有移动滑杆,两组所述移动滑杆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双向螺纹管左侧通过转动轴和支撑模座内腔左端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伸缩套架为半圆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模座右端外侧壁固定有推把。
优选地,所述双向螺纹管位于相反螺纹外壁固定有限位挡块。
有益效果:
通过推把和移动滚轮将支撑底座推到涵洞内支撑点下方,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升降支撑架带动支撑模座上升,当上升到支撑伸缩套架顶部和待要支撑的涵洞顶部相抵接时,关闭电动推杆,随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双向螺纹管转动,由于双向螺纹管位于不同螺纹方向上螺接有移动滑套,进而带动两组移动滑套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直至将支撑伸缩套架在移动滑套的移动下发生收缩和撑开的形变,将支撑伸缩套架顶面调整至完全和涵洞顶部相贴合状态,对该支撑点进行贴合支撑,最后进行施工。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8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