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土墙外贴式变形缝防渗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8512.X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5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田爱平;汪晓蕾;钱敏浩;陆志翔;孙冬;朱鹏程;欧洋;严国甄;孙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墙 外贴式 变形缝 防渗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土墙外贴式变形缝防渗修复装置,装置由左侧止水构件和右侧止水构件相连接组成,左侧止水构件包括钢板制成的直翼止水片及与其连成一体的弧形止水片,在直翼止水片与弧形止水片的连接处外侧底部焊接有钢板构成的推压平台,在推压平台上面焊接有一段定位钢管,弧形止水片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弧形钩铰;所述右侧止水构件上弧形钩铰的卷曲方向和所述左侧止水构件上弧形钩铰的卷曲方向相反,右侧止水构件的结构与左侧止水构件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右侧止水构件的弧形钩铰与左侧止水构件的弧形钩铰套接,并且两者的弧形钩铰中间利用遇水膨胀型橡胶制作的止水橡胶条塞实;直翼止水片和弧形止水片的底端各设置有呈V形的翻边刃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土墙变形缝防渗及止水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利工程中的挡土墙,需要按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为了防止渗流,凡是有变形缝的部位都需要设置止水装置;现有技术对于变形缝的止水带基本上是采用中埋式,即将止水带埋设于沉降缝两侧的混凝土结构中。但在实际工程中,变形缝处仍经常发生渗漏,说明止水带的防水并不可靠,而且现有止水带还不可能维修,也不可能更换。在沉降差的作用下,一旦沉降缝的止水装置出现破坏,常用钻斜孔并进行压力注浆堵漏,但封堵后沉降缝调节沉降的功能也随之丧失,此后不均匀沉降如果继续发展,则该处漏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城市河道护岸的挡土墙,在上海市又称为防汛墙。例如,上海市苏州河防汛墙一般每隔10-15m,就需要设置一道沉降缝,即永久变形缝,简称变形缝,据资料可知,两岸防汛墙就有变形缝27000条左右,而且变形缝破损后,渗漏修复更是难点。
在防汛墙中预设变形缝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内容,而止水也就形影相随,相伴而生。变形缝将防汛墙分割为各自独立的沉降单元,可有效地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损害。但是变形缝两边的防汛墙,或防汛墙与桥台间的变形缝,两边沉降难以均匀一致,往往造成止水破损,在水压力作用下,河水沿着垂直变形缝向墙内渗流。穿过变形缝的渗水,一般表现在墙后人行道或路缘石处存在渗漏水。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缝无止水。例如,新老墙连接处通常是变形缝,因不是同时施工,止水带无法正常设置,因此,也是渗漏易发部位。
更复杂的问题还在于,现有技术对于防汛墙的变形缝发生渗漏,在止水失效后无法维修、更换,常常采用高聚物注浆修复,不得已只能将缝全部封堵,由此,变形缝成为整体不再起到变形作用,也就失去了变形缝的意义,顾此失彼,又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上述情况表明,现状挡土墙(防汛墙)变形缝防渗修复需要创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水工挡土墙的变形缝防渗无法修复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容易、维修简单的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挡土墙外贴式变形缝防渗修复装置,其特征是,装置由左侧止水构件和右侧止水构件相连接组成,左侧止水构件包括钢板制成的直翼止水片及与其连成一体的弧形止水片,在直翼止水片与弧形止水片的连接处外侧底部焊接有钢板构成的推压平台,在推压平台上面焊接有一段定位钢管,弧形止水片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弧形钩铰;所述右侧止水构件上弧形钩铰的卷曲方向和所述左侧止水构件上弧形钩铰的卷曲方向相反,右侧止水构件的结构与左侧止水构件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右侧止水构件的弧形钩铰与左侧止水构件的弧形钩铰套接,并且两者的弧形钩铰中间采用遇水膨胀型橡胶制作的止水橡胶条塞实;直翼止水片和弧形止水片的底端各设置有呈V形的翻边刃头。
当变形缝两边的墙体向水平方向产生位移时,即变形缝作横向变形时,可由弧形止水片相应产生横向变形以承担;当变形缝两边墙体的沉降不同,即竖向变形不均匀时,可由两个弧形钩铰作竖向相对上下移动以适应,对于斜向移动则可分解为横向移动和竖向移动,因此,不论是墙体变形作局部横向移动、竖向移动或斜向移动,本装置皆能与之适应而不会成为遭到破坏性的变动。
优选方案,直翼止水片的翼宽大于30mm;直翼止水片为平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未经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8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充气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报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