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感知移动螺旋曝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87579.1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华;李继强;宋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孔垂烛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感知 移动 螺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感知移动螺旋曝气设备,包括船体和安装在船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船体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还包括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所述曝气盘包括固定盘和转盘,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钢丝软管与固定盘连接,所述转盘周向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底间隔设置有穿孔,所述固定盘正对凹槽凸出设置有出气嘴,所述固定盘与船体的底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向下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盘向下连接有螺旋曝气管,所述螺旋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船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能耗,提高溶氧效率,扩大溶氧均匀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曝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感知移动螺旋曝气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体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水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水污染问题解决的办法主要是从源头出发,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生物法、化学法对水体污染物进行净化。上述方法中当前应用较多的是生物法,生物法中通常会采用到曝气的方式对水体进行增氧,使水体不出现厌氧状况,从而逐渐改善水体的环境,让土著微生物逐渐成长并消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解决水污染问题。目前生物法中采用的曝气设备主要有管式曝气、盘式曝气。管式曝气设备主要是通过其管道上的微小细孔,在气压的作用下,产生微小气泡,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体进行交换,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盘式曝气设备主要是通过盘式机器的转动产生水帘,由于水帘较大的表面积,使得其与空气的接触面变大,加大了水体与空气中氧气的交换,从而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
目前应用较多曝气设备为管式曝气设备和盘式曝气设备。管式曝气设备虽然氧气传递效率高,但是其表面的微小细孔易堵塞,且其曝气的范围有限;盘式曝气设备虽具有节省能源,但其氧气传递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降低能耗,提高溶氧效率,扩大溶氧均匀性的节能感知移动螺旋曝气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感知移动螺旋曝气设备,包括船体和安装在船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船体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船体向下通过溶解氧感知探头连接线连接有溶解氧感知探头,还包括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所述曝气盘包括固定盘和转盘,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钢丝软管与固定盘连接,所述固定盘和转盘均具有内腔,所述固定盘设置在所述转盘外侧且与所述转盘贴合设置,所述转盘周向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底间隔设置有穿孔,所述固定盘正对凹槽凸出设置有出气嘴,所述出气嘴为橡胶软嘴,所述固定盘与船体的底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向下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盘向下连接有螺旋曝气管,所述螺旋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船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动力机构。
这样,通过溶解氧感知探头测定的溶解氧数据,通过空气压缩机和动力机构动作,空气压缩机向曝气装置提供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钢丝软管传送至固定盘,动力机构带动转盘转动,固定盘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嘴和穿孔进入转盘,然后到达螺旋曝气管进行曝气,通过曝气孔曝气,提高溶解氧含量。动力机构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螺旋曝气管转动,提高曝气范围,增大增氧范围。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可以节省能耗。船体为现有船体,可以在水体表面移动。船体内安装有电控柜,用于接收溶解氧感知探头的数据,并且控制空气压缩机和动力机构的动作。
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船体内的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船体向下延伸,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与船体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与转盘同轴固定连接。防水电机带动转盘转动。
其中,所述曝气装置设置有3个,3个所述曝气装置的连线呈三角形设置。提高曝气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7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面卡入式快装隔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筛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