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动采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86799.2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易文裕;卢营蓬;王攀;程方平;王春霞;邱云桥;余满江;熊昌国;庹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电动 采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动采茶装置,包括手柄壳体、电机、动力传动机构、切割器、收集槽、导叶板,手柄壳体整体呈“口”字形,手柄壳体后方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连接至外置电池,电机安装在手柄壳体内右侧,电机与动力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动力传动机构与切割器铰接,收集槽安装在切割器上方,导叶板安装在切割器下方,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带上偏心轮、下偏心轮的偏心齿轮。本实用新型的采茶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通过外接有电池驱动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上下两个刀片相对运动,传动效率高,在切割装置上还设置有茶叶收集槽,方便单人高效进行采茶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电动采茶装置。
背景技术
采摘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量最大的环节,我国大部分茶园为人工采茶,不仅采摘效率低,而且用工成本高。当前农村劳动力愈发缺乏,茶叶采摘时节往往无法满足采茶的用工需求,极大制约茶叶产业的发展。
经调查,我国茶园行距大多为1.5m,成年茶树树冠宽度一般在1m以上,甚至达到1.2m,相邻两行茶树冠层之间距离仅为0.2m~0.5m,行间地面不平且堆有茶树台刈后的茶枝。而且我国茶树种植区大多位于丘陵地区,茶园地形坡度大,地块相对较小,园内空间狭窄,这种农艺条件导致大型自走式采茶机械难以入园作业,导致人工采茶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采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采摘时大型机械无法施工,导致人工采茶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持式单人电动采茶机结构包括手柄壳体、电机、动力传动机构、切割器、收集槽、导叶板,所述手柄壳体整体呈“口”字形,手柄壳体后方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连接至外置电池,电机安装在手柄壳体内部右侧,电与动力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所述切割器包括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偏心齿轮,所述偏心齿轮分别与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连接,所述收集槽安装在切割器上方,导叶板安装在切割器下方;
优选地,所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偏心齿轮两侧的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以及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的一端与偏心齿轮上偏心轮铰接、下连杆的一端与齿轮下偏心轮铰接,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呈水平对称布置在偏心齿轮两侧,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偏心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
所述切割器包括刀片固定条,所述刀片固定条、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其中,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可分别相对于刀片固定条沿刀片运动方向往复运动;上切割刀片与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下切割刀片与下连杆另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手柄壳体上方安装有电源开和调速旋钮,电源开关、调速旋钮和电源接口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机。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刀片固定条上方。
优选地,所述导叶板为梳齿式导叶板,所述导叶板的长度超过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切割部的长度,所述导叶板通过螺钉安装在下切割刀片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为U型,收集槽的开口方向与切割前进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为透明非金属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优选地,所述调速旋钮通过电位器调节电机转速。
优选地,所述手柄壳体上还连接有环形肩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采茶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通过外接有电池驱动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上下两个刀片相对运动,传动效率高,在切割装置上还设置有茶叶收集槽,方便单人高效进行采茶作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6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