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层高粘度液体助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84313.1 | 申请日: | 202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4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平农;骆宗兵;何易隆;黄政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D1/06 | 分类号: | F15D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509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高 粘度 液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层高粘度液体助流装置,该助流装置分为由脉冲送气装置和三层管道结构组成,三层管道结构由外及内分别是外壳、内壳和耐热膜三层管道结构;三层管道结构为同轴嵌套结构,三层管道内径沿液流方向逐渐变大,斜率均为0.5‰‑1‰;外壳与内壳之间为与脉冲送气装置直接联通的主气道,气流方向与液流方向一致;内壳上由外及内密排环绕设置有分气坝,分气坝内设置有与主气道联通的分气孔,分气孔的轴线向液流出口方向倾斜,分气孔的轴线与助流装置的轴线呈65°‑70°夹角;耐热膜内表面密排设置有纳米级的蚀刻浮凸;耐热膜内为液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三层结构、自疏水、适用于高温腐蚀性高粘流体、结构助力、可调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化工用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高粘度液体助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体通常采用泵输送,无论是容积式泵还是离心式泵,对被输送液体的粘度都有要求,例如:叶片泵输送液压油的运动粘度范围大约在20~200mm2/s(17~170mPa·s),径向柱塞泵的适用范围大约在10~40mm2/s(8.5~35mPa·s);但因为容积式泵或离心式泵的局限性,所有这样的输送体系均不适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
多聚磷酸简而言之就是磷酸的多聚合物。100%浓度以上的磷酸一般称之为多聚磷酸。呈透明粘稠状液体专,随着含量的属增加,粘度度越大,115%多聚磷酸甚至呈玻璃状粘稠物。加热多聚磷酸其粘度会降低,所以在一些工业用途上在使用多聚磷酸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具有流动性之后方能正常生产。因此,115%以上的多聚合物在输送过程中一般都是高温、具有较强酸性腐蚀特征的流体。
而目前在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中,没有专门针对高粘度、高温、腐蚀性液体助流技术的解决方案,因而市场上需要一种三层结构、自疏水、适用于高温腐蚀性高粘流体、结构助力、可调可控的助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三层结构、自疏水、适用于高温腐蚀性高粘流体、结构助力、可调可控的助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层高粘度液体助流装置,该助流装置分为由脉冲送气装置和三层管道结构组成,所述三层管道结构由外及内分别是外壳、内壳和耐热膜三层管道结构;三层管道结构为同轴嵌套结构,三层管道内径沿液流方向逐渐变大,斜率均为0.5‰-1‰,三层管道结构相互间的直径差保持不变;外壳与内壳之间为与脉冲送气装置直接联通的主气道,气流方向与液流方向一致;内壳上由外及内密排环绕设置有分气坝,分气坝内设置有与主气道联通的分气孔,分气孔的轴线向液流出口方向倾斜,分气孔的轴线与助流装置的轴线呈65°-70°夹角;耐热膜内表面按92%-98%的面积覆盖率密排设置有长宽尺寸范围均在100nm-500nm、厚度范围为100nm-200nm的蚀刻浮凸;耐热膜内为液流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动态接触角实验检测本实用新型耐热膜内表面与水的表面接触角黏滞特征:选用5μL小水滴为最小单位液滴,当液滴体积增加至10μL时,液滴的前进角约为154.3°,当液体体积缩回到5μL时,液滴的后退角约为151.6°,因此,通过二者之差计算,本实用新型耐热膜内表面与水的表面接触角的黏滞约为2.7°,表明其表面具有极好的低黏滞超疏水特性;通过摩擦力实验定量估计了小水滴与本实用新型耐热膜内表面的表面黏滞力约为10-5mN数量级。(2)脉冲式送气装置通过外壳与内壳间的主气道周期性输入气体,气体通过固定倾角的分气孔挤压耐热膜,使其周期性且呈现出由入口到出口涌动的运动方式,构建成类似人体肠蠕动或海浪推动的机械能传播方式,将推力传递给液流,形成助力。(3)耐热膜本身耐热且疏水,三层结构互相嵌套也能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提供保障,本实用新型是专门针对高温腐蚀性高粘流体运输的,专业性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助流装置具有三层结构、自疏水、适用于高温腐蚀性高粘流体、结构助力、可调可控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4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压制动组合阀装配夹具
- 下一篇:一种煤矿瓦斯浓度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