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83765.8 | 申请日: | 2020-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建;王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崔静 |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枕,所述头枕的上表面设有弧形槽,头枕的下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侧面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导杆,导杆的侧面滑动设置有与头枕底部固定连接的导向环,支撑板的下表面中部设有调节件,调节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内侧面上端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壳体侧面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该头部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调节,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多角度支撑,使用灵活性高,方便患者头部的固定,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患者清醒后头部不舒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
在对头部进行手术时,为了避免手术过程中头部晃动,还会对头部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需要通过两侧的挡板对头部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能调节,灵活性较差;而且固定完成后会导致患者清醒后头部不舒服,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头部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调节,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多角度支撑,使用灵活性高,方便患者头部的固定,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患者清醒后头部不舒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枕,所述头枕的上表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头枕的下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侧面滑动设置有与头枕底部固定连接的导向环。
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中部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侧面上端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壳体侧面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入端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均与外部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枕的下表面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侧面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外部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板的底部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底座与调节板对应的上表面设有弧形槽,且调节板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侧面滑动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固定在底座的下表面,且直线电机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板,直线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头部固定装置,第一电动推杆伸缩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座带动头枕移动,头枕可以带动导向环沿导杆移动,便于对头枕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头部固定装置,双轴电机可以带动调节板转动,调节板可以通过支撑板带动头枕转动,便于对头枕的角度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3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均化池
- 下一篇:一种管路式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