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下肢托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9856.4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中妹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下肢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下肢托架,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托架,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凸出的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有至少三个托架,所述的托架包括弧形托块、立柱和滑槽,所述的弧形托块位于立柱顶端,所述的滑槽设于立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用于下肢损伤患者进行下肢处理的辅助用具,包括下肢抬高、下肢清创、下肢换药,具有轻巧方便、减少人力、减少床单污染、减少创面污染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疗机构中,方便患者下肢处理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下肢托架。
背景技术
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中,当下肢受伤患者,或下肢手术后患者需要对下肢进行处理时,如下肢清创、换药,或者外伤性下肢肿胀患者,需要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时,现在往往使用枕头、其它实物或采用人工帮助抬高下肢。如此,不仅容易污染床单,污染创面,而且人工托举很吃力。下肢创面与床单、枕头接触不舒适,特别是在炎热天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下肢托架。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对患者下肢处理或下肢抬高时,患者不舒适、床单污染、创面污染及人力托举费力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此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下肢托架,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托架,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凸出的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有至少三个托架,所述的托架包括弧形托块、立柱和滑槽,所述的弧形托块位于立柱顶端,所述的滑槽设于立柱的底部,所述的立柱通过滑槽直立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为倒U形开口,侧方有螺孔,螺孔内附有锁紧螺母;所述的滑槽嵌于滑轨上;在锁紧螺母锁紧状态下,所述的锁紧螺母顶端旋过螺孔后顶紧滑轨的一侧,以使托架被稳定地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三个托架间隔排列于底座的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托块呈对称弧形结构,所述的弧形托块外部包裹有软质皮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患者下肢处理,包括下肢清创、换药,以及进行下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用轻巧方便,节约人力。对于受伤下肢的处理,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使下肢创面远离床面,减少床单污染,减少创面污染,而且便于操作,患者也会较舒适。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作下肢抬高用,以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下肢托架,包括底座6和设于底座6上的托架。所述的底座6上设有凸出的滑轨5,所述的滑轨5上设有三个托架,所述的每个托架结构相同,均包括弧形托块1、立柱2和滑槽4。所述的弧形托块1位于立柱2顶端,所述的滑槽4设于立柱2的底部,所述的立柱2通过滑槽4直立滑轨5上。所述的弧形托块1呈对称弧形结构。所述的弧形托块1外部包裹有软质皮革,既舒适,又便于清洗。
所述的滑槽4为倒U形开口,滑槽4侧边方有螺孔(图上未画),螺孔内附有锁紧螺母3。所述的滑槽4嵌插于滑轨5上。在锁紧螺母3锁紧状态下,所述的锁紧螺母3顶端旋过螺孔后顶紧滑轨5的一侧,以使托架被稳定地固定在底座6上。
所述的三个托架间隔排列于底座6的滑轨5上。三个托架的间距可根据患者下肢的长短自由地移动调整,间距调整好后,通过旋紧滑槽4侧方锁紧螺母3,以将托架稳定地固定在底座的滑轨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中妹,未经沈中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9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氧化锆粉加工用稀释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墙砂浆涂抹装置用上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