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出式升降火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6795.6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极众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黎允仪 |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出式 升降 火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顶出式升降火锅;包括底座和锅体,锅体内设有托盘和导向管,导向管的下端口固定连接于锅体底板上;所述底座内设有伸缩组件和气泵,伸缩组件包括气密缸和N级的中空活塞杆,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气泵通过管路连接气密缸,锅体放置在底座上时,所述N级活塞杆可穿过导向管伸入锅体内从而驱动托盘在锅体内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顶出式升降火锅,气泵通过管路输出气压到气密缸内,使气密缸的内压变大从而驱动N级活塞杆依次伸展;在伸缩组件的行程长度固定情况下,N的数值越大则气密缸和活塞杆的长度可以更小,伸缩组件减少对底座空间的占用,可有效控制底座和锅体尺寸规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顶出式升降火锅。
背景技术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火锅的特色为边煮边吃,食材与汤汁同滚,因此也有打边炉和捞火锅之称。由于食物在烹煮过程中浸没在汤汁中,食物难以捞取使煮制时间过长而老化,为此市场已经出现升降火锅,升降火锅是指锅具内具有可活动的托盘结构,食物处于托盘之上,在烹煮时托盘和食物浸没在汤汁内,煮熟以后托盘可以上浮以方便食客夹取锅内的食物,防止食物烹煮过度影响口感。
中国专利CN105902143A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垂直驱动升降电火锅,包括锅体及安装在锅体底部的底盘,底盘内设有电加热装置,锅体内设有升降托盘,底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托盘完成升降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盘上的滑筒,滑筒内水平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上安装有升降螺母,滑筒内设有与升降螺母相配且上下延伸的导向轨道,所述升降螺母上连接有可伸出到滑筒外且用于抬举升降托盘的升降传动筒。
中国专利CN210673013U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内具有烹饪腔,盛放部,盛放部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气动升降装置,所述气动升降装置具有升降部,所述气动升降装置设置成利用气体驱动所述升降部升降以使所述盛放部能上下移动,所述气动升降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烹饪腔的上部。
现有的升降火锅所采用的升降结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要么将升降结构设置在底座内,导致底座需要设计较高的安装空间,对升降行程的限制较大,既影响外观也不利于用户使用。要么将升降结构设置在锅体内,锅体内升降结构与底座内的驱动组件需要连接,从而导致锅体与底座之间的拆卸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布局紧凑、使用方便的顶出式升降火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出式升降火锅,包括底座和锅体,锅体内设有托盘和导向管,导向管的下端口固定连接于锅体底板上;所述底座内设有伸缩组件和气泵,伸缩组件包括气密缸和N级的中空活塞杆,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1级的活塞杆穿设于气密缸的上端口内,第N级的活塞杆穿设于第N-1级的活塞杆上端口内,且第N级的活塞杆上端口封闭从而使N个活塞杆的内腔依次与气密缸连通;所述气泵通过管路连接气密缸,锅体放置在底座上时,所述N级活塞杆可穿过导向管伸入锅体内从而驱动托盘在锅体内上下运动。所述N级活塞杆可收入或伸出气密缸从而改变伸缩组件的长度,气泵通过管路输出气压到气密缸内,使气密缸的内压变大从而驱动N级活塞杆依次伸展。尤其在于N级活塞杆可依次收缩和驻停在气密缸内,在伸缩组件的行程长度固定情况下,N的数值越大则气密缸和活塞杆的长度可以更小,从而使伸缩组件减少对底座空间的占用,有效控制底座和锅体尺寸规格。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设有导向环,导向环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杆上端口内设有止行卡环,且第N级的活塞杆的上端口封闭设置。所述导向环用于固定密封圈使其与活塞杆一体运动,密封圈用于保证活塞杆之间的气密性,从而在气密缸内气压变化时若干活塞杆可依次伸展或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极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极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6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