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5758.3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鹏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F3/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储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旋转 电解 抛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被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并作共轴同步转动并呈平行布置的上圆盘与下圆盘,若干垂直并环形设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导引机构,作共轴同步转动的若干工件框及若干电解棒,工件框收容杯体,工件框通过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与导引机构滑动连接,电解棒与上圆盘相连并呈环形垂设于上圆盘的下方,上圆盘与下圆盘在共轴同步转动一圈时形成电解棒与杯体的内部腔体之间纵向分离的导引分离区。本申请解决了传统的电解抛光设备所存在的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对杯体的电解抛光处理效率,并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电解抛光是一种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金属工件放在装有电解抛光液的电解抛光槽中,对电解抛光液通电进行电解。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粘度较大的液膜,金属工件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液膜厚度分布不均匀,凸起部分表面上的液膜薄,而其余部分表面上的液膜厚,故阳极表面各处电阻不相同。金属工件凸起部分电阻小,电流密度较大,使凸起部分比凹陷部分溶解快。因此,粗糙不平的金属工件表面变得平滑光亮,达到抛光的效果。
目前在电解抛光领域,特别是不锈钢保温瓶、保温杯行业中,大多采用直线型电解抛光设备及工艺对容器内胆电解抛光处理。其通常将容器口朝上放置在导电平台上,将容器由上向下注满特定的电解液后接通电源,利用金属表面微观凸点在特定的电解液中和适当电流密度下,首先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抛光的一种电解加工。申请人指出,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抛光设备均是整体驱动多个杯口朝上的杯体插入电解棒中,然后将电解液向下灌入杯体内部进行电解抛光。申请人指出现有技术均存在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抛光设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用以解决传统的电解抛光设备所存在的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被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并作共轴同步转动并呈平行布置的上圆盘与下圆盘,若干垂直并环形设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导引机构,作共轴同步转动的若干工件框及若干电解棒,所述工件框收容杯体,所述工件框通过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与所述导引机构滑动连接,电解棒与上圆盘相连并呈环形垂设于上圆盘的下方,所述上圆盘与下圆盘在共轴同步转动一圈时形成电解棒与杯体的内部腔体之间纵向分离的导引分离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机构包括:
垂直轨道,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滑动块与所述导引机构滑动连接,设置于滑动块下方的滚动机构,工件框设置于滑动块的径向外侧,所述滑动块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至少在所述导引分离区驱动滑动块依次发生下降运动与上升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导引机构以环形等间距方式垂直布置于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每个导引机构所配置的滑动块设置于所述垂直轨道的径向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分离区至少形成两个以上电解棒与杯体呈纵向分离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分离区中电解棒与杯体之间沿垂直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的距离大于电解棒垂直插入杯体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受控于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为单片机或者PL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气缸或者伺服电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鹏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鹏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5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于色纺纱的染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液袋排液管的热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