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坯料施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5621.8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少武;林海良;何建凡;张少娟;黄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坯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陶瓷坯料施釉装置,具有平台,所述平台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转盘,平台中心配置有施釉杆,所述施釉杆上呈环形自上而下分布有若干喷头,施釉杆下部连接升降机构,施釉杆下端部连接供釉管,平台上开设有若干排釉槽。转盘下方连接转轴,转轴贯穿平台表面连接从动轮,平台下方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皮带或链条同步驱动若干从动轮,使若干转盘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回转托盘带动多个陶瓷坯件转动,结合中心定点喷釉,可以使坯件施釉均匀,同时利用升降机构对施釉杆进行升降控制,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坯件进行施釉,其效率高,适用性强,满足陶瓷生产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坯料施釉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在坯体成型后通常需要经过过釉处理后再进行烧成,大多数厂家采用人工施釉,这种方式虽然可保证釉面均匀,然而效率则大打折扣,且人工施釉操作距离近,釉料颗粒对人体有害,长期生产操作对操作者的身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施釉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陶瓷坯体进行施釉,且适合多种不同规格的陶瓷坯体,实现施釉自动化,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陶瓷坯料施釉装置,具有平台,所述平台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转盘,平台中心配置有施釉杆,所述施釉杆上呈环形自上而下分布有若干喷头,施釉杆下部连接升降机构,施釉杆下端部连接供釉管,所述平台上开设有若干排釉槽。
本实用新型的转盘下方连接转轴,转轴贯穿平台表面连接从动轮,平台下方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皮带或链条同步驱动若干从动轮,使若干转盘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与平台之间为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施釉杆下部为丝杆部,丝杆部外表面套接滚珠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传动齿轮,滚珠部与传动齿轮啮合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供釉管下端连接供釉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四周边缘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排釉槽延伸至平台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自回转托盘带动多个陶瓷坯件转动,采用中心定点喷釉,可以在坯件旋转的过程中完成均匀施釉,对不同大小规格的坯件施釉时,能够利用升降机构对施釉杆进行升降控制完成施釉,结合护罩及排釉槽,可以避免施釉加工时污染周边环境,其效率高,适用性强,满足陶瓷生产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陶瓷坯料施釉装置,具有平台1,平台1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转盘2,平台1中心配置有施釉杆3,所述施釉杆3上呈环形自上而下分布有若干喷头31,施釉杆3下端部连接供釉管4,具体通过供釉管4往施釉杆3供釉,通过施釉杆3上若干各喷头31呈环形喷釉,从而对各转盘2上转动的陶瓷坯件进行喷釉、施釉,实现批量自动施釉。
具体的,喷头31将釉料呈扇形喷出,位于上方的喷头的出口朝下设置,位于中部的喷头的出口水平设置,位于底部的喷头的出口朝上设置,这样能够对特殊结构的坯件侧面上一些朝上或者朝下的平面进行施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5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熨辅助使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穿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