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3687.3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5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路京龙;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2D1/50;F24H4/02;F22D11/06;F25B30/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却水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该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固定连接有热水箱、蒸汽减压装置、以及循环冷却水管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热泵机组,可以达到吸收蒸汽减压装置和循环冷却水管网中的热量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热泵机组和热水箱,可以利用热泵机组吸收的热量使热水箱中降温后的水加热升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工业工厂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庞大。在工厂正常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对工艺设备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行。循环冷却水在对工艺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后温度为40℃左右,经常是直接通过冷却塔冷却降温之后再次循环使用,含有的大量热量未得到利用直接排向了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的污染,而且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利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对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企业能源消耗。可以减少热量对大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气候的影响、降低污染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解决了现有的循环冷却水在对工艺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后温度为40℃左右,经常是直接通过冷却塔冷却降温之后再次循环使用,含有的大量热量未得到利用直接排向了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的污染,而且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该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固定连接有热水箱、蒸汽减压装置、以及循环冷却水管网;
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的热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
所述蒸汽减压装置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的蒸汽进口相连接,所述热泵机组的冷凝出口固定连接有第四管道,且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有凝结水罐,所述凝结水罐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
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网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的热源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热泵机组的热源水出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网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有电动三通调节阀,且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固定连接有除氧器。
优选的,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热泵机组,可以达到吸收蒸汽减压装置和循环冷却水管网中的热量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热泵机组和热水箱,可以利用热泵机组吸收的热量使热水箱中降温后的水加热升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进行利用的结构;而现有的循环冷却水在对工艺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后温度为40℃左右,经常是直接通过冷却塔冷却降温之后再次循环使用,含有的大量热量未得到利用直接排向了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的污染,而且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3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笔及智能轨迹采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