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3591.7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8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李筱梅;左秋涛;李航;闫占力;焦秋锦;李阳;许生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配制 虹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包括溶液瓶,所述溶液瓶的瓶口设置有胶塞,所述胶塞上穿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溶液瓶内,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为所述导管的出口端,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溶液瓶外部,所述导管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一中空软球,所述中空软球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基配置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培养基配制时,需要把配制好的培养液转移至培养皿上,目前通常是采取直接用手持装有培养液的容器,将其中的培养液倒至培养皿上的方式,这一过程不仅操作不便,同时还容易将培养液洒出,更甚至会导致培养液的污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利于培养液转移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方便了培养液的转移,可方便的将培养液转移至培养皿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包括溶液瓶,所述溶液瓶的瓶口设置有胶塞,所述胶塞上穿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溶液瓶内,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为所述导管的出口端,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溶液瓶外部,所述导管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一中空软球,所述中空软球与所述导管相连通。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空软球通过连接支管与所述导管相连接,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导管的夹角为锐角。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相接,所述第一导管穿设在所述胶塞上,一端伸至所述溶液瓶的瓶底,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密封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为倒L形,所述第二导管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管的高度。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为耐高压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空软球通过连接支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管上,所述连接支管呈斜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二导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为耐高压软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胶塞卡接在所述溶液瓶的瓶口处。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向培养皿上倒培养液时,可不移动装有培养液的溶液瓶,而是通过捏压中空软球的方式,即可实现将溶液瓶中的培养液通过导管转移至培养皿上的目的,且整个转移过程操作简便、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胶塞1,孔2,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6,中空软球7,连接支管8,三角烧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3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