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3396.4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2 | 分类号: | A24F40/42;A24F40/46;A24F40/40;A24F40/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雾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包括有雾化装置主体和可装配式设置于雾化装置主体的雾化芯;雾化装置主体具有储液腔、出气口及第一组装位,储液腔对应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供液端,供液端密封有可刺破或可撕除或可拆卸的密封部;雾化芯具有进液位,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并,刺破或撕除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如此,端密封有密封部,方便仓储及运输,而将雾化芯装配于组装口处时,刺破或撕除或拆卸的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如此,避免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导致液体外溢,同时,避免储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利于液体存放保质,确保使用口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主要但不局限应用于电子烟、医疗雾化器械等。
背景技术
以电子烟为例,其主要包括有油杯组件和雾化装置,在油杯组件内具有用来容纳烟油的烟油腔,雾化装置安装在油杯组件上;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容易导致液体外溢,尤其是生产产品地区与终端产品销售地区距离远、气候相差大时,往往会出现注体漏出的现象,给商家、消费者均带来负面影响。且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影响保质期及产品性能。
后来,也出现了油杯组件和雾化装置装配式设置的产品,其利用弹性件及密封片将油杯组件的出液端封住,组装吸嘴时,向下推开密封片使液体与雾化装置连通。该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对油杯组件形成密封,但是,对于气压变化大的情形而言,仍存在弹性件变形、密封片被推开的现象,液体外漏难以避免。还有,该种产品结构,较为复杂,依赖于弹性件对密封片形成抵压,受限于弹性件的疲劳性,导致产品可靠性不理想。
以及,目前全球常用的电子烟雾化芯有两种:1.棉花芯外绕发热丝或发热片。 2、多孔陶瓷底部加发热片或印刷发热电路。以上两种结构都会出现渗(漏)液、炸液、冷凝的情况。因为:1、渗出来用于雾化的液体没有专门的容纳结构导致当有多余渗出来的液体时容易外流;2、发热面积太小造成加热不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位置引起炸液,且,做不了大功率雾化,影响雾化效率。3、加热不均导致高温位置的雾气温度过高,当高温的雾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气道壁时容易凝结成液体黏结在气道壁上。当渗(漏)液、炸液、冷凝到了一定量时,这些液体便会外泄影响外观、影响使用,更有可能直接进入用户口腔,影响产品体验感,特别是棉花芯外绕发热丝或发热片的结构容易烧糊,造成有异味;多孔陶瓷芯强度不好,极易掉渣、掉灰,细小粉末有可能随烟雾吸入人体肺部,给人体肺部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其避免在仓储及运输时因气压变化导致液体外溢,同时,避免储液腔的液体通过雾化芯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利于液体存放保质,确保使用口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雾化装置,包括有雾化装置主体和可装配式设置于雾化装置主体的雾化芯;其中:
所述雾化装置主体具有储液腔、出气口及第一组装位,所述储液腔对应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供液端,所述供液端密封有可刺破或可撕除或可拆卸的密封部;
所述雾化芯具有进液位,所述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并,刺破或撕除或拆卸密封部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组装位设置有软胶接头,所述软胶接头内具有供液通道,且软胶接头成型时一体连接有软胶膜封住该供液通道;当雾化芯装配于第一组装位时,刺破软胶膜打开供液通道以使供液端与雾化芯的进液位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3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胶生产用加料装置
- 下一篇:培养基配制虹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