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71079.9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尚;陈曦;白和平;王甲世;李有才;胥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10 | 分类号: | A42B3/10;A42B3/12;A42B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1 | 代理人: | 杨银娟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仙月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盔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盔,包括外壳、内衬和缓冲模块,所述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内衬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缓冲模块与所述头盔的防护点相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盔将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结合所述缓冲模块较好的吸能效果,在所述头盔的佩戴者头部受到撞击时,所述缓冲模块受压变形时会显著吸收冲击的能量,提高了所述头盔的防护效果,有效保护佩戴者的安全,避免或减少佩戴者的颅骨受伤和脑损伤。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防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头盔。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交通中,由于交通拥堵程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摩托车或者电动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
为了保证摩托车或者电动车驾驶者的人身安全,《交通法》中规定,驾驶者在驾驶摩托车或电动车时需要佩戴头盔,另外在其它许多场景下,比如建筑工地等场所,人们都需要佩戴头盔。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头盔普遍采用高密度的压缩泡沫材料作为内衬,而这一压缩泡沫材料在受力变形时对冲击能量的吸收非常有限,导致头盔的防护性能较低,无法在发生外部冲击时对驾驶者的头部起到足够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盔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盔,包括:
外壳;
内衬,所述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内衬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
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缓冲模块与所述头盔的防护点相对。
可选地,所述防护点包括前端防护点、侧面防护点和后端防护点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或者金属外壳。
可选地,所述内衬为发泡材料内衬。
可选地,所述发泡材料内衬包括封闭泡孔和开放泡孔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缓冲模块包括弹性封装壳体和封装在所述弹性封装壳体内的纳米流体。
可选地,所述弹性封装壳体包括底壳和排布在所述底壳表面的至少一个弧形顶壳。
可选地,所述底壳为圆形或者方形。
可选地,所述弹性封装壳体呈圆台状,所述圆台状的底面靠近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纳米流体包括均匀混合的无机纳米材料和功能流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盔,包括外壳、内衬和缓冲模块,所述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内衬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缓冲模块与所述头盔的防护点相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盔将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在所述头盔的佩戴者头部受到撞击时,所述缓冲模块受压变形时会显著吸收冲击的能量,提高了所述头盔的防护效果,有效保护佩戴者的安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盔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盔的内衬和缓冲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1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