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69692.7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殷旭;赵磊;黄扬;吴健;朱媛媛;邵旭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43/04 | 分类号: | B63B4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减重孔 船舶 分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包括船壳板、侧板、斜支柱、底板、加强板、端板、及长圆形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侧板、斜支柱、底板、及端板围成的区域内部,还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减重孔;由于减重孔的设置,在分水踵建造时能够有效减少板材的用量;根据分水踵的大小不同,可节约材料可达8%‑10%;由于减重孔的设置板材用量减少,使得该分水踵重量减轻,有利于该分段的定位和安装;作为船体的一部分,分水踵重量减轻,意味着船体的自重也同样减轻,自重减少可有效的降低船舶营运时的能耗;分水踵上增开左右贯穿的减重孔,可有效减少船舶横移和转向时的阻力,对于全回转拖船来说,设有减重孔的船舶,作业时的灵活度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分水踵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船舶分水踵一般选用一体式整体填充结构设置,整体较笨重、耗材多、质量大、安装不便,且在船舶横向运行或转弯时造成的横向阻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船舶分水踵一般选用一体式整体填充结构设置,整体较笨重、耗材多、质量大、安装不便,且在船舶横向运行或转弯时造成的横向阻力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所述船舶分水踵包括船壳板、侧板、斜支柱、底板、加强板、端板、长圆形孔,所述船壳板的底部焊接固定有侧板,侧板的前端底部焊接有斜支柱,侧板的后端底部焊接有端板,斜支柱与端板之间焊接有底板,底板和船壳板之间等间距间隔焊接有多道加强板,加强板的左右两侧焊接有侧板,在每个加强板内部开设有长圆形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壳板、侧板、斜支柱、底板、及端板围成的区域内部,还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的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与船壳板、斜支柱、及底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保持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设置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长圆形孔在每个加强板内部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由于减重孔的设置,在分水踵建造时能够有效减少板材的用量;根据分水踵的大小不同,可节约材料可达8%-10%。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由于减重孔的设置板材用量减少,使得该分水踵重量减轻,有利于该分段的定位和安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分水踵作为船体的一部分,分水踵重量减轻,意味着船体的自重也同样减轻,自重减少可有效的降低船舶营运时的能耗。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减重孔的船舶分水踵,分水踵上增开左右贯穿的减重孔,可有效减少船舶横移和转向时的阻力,特别是对于全回转拖船来说,设有减重孔的船舶,作业时的灵活度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1-1位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2-2位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3-3位置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9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