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肠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7688.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叶军;荆玉雷;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21406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肠给药器。包括:气囊,其上端设有端口,用于提供正负气压;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端口连接;药囊,其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盛装药液;以及插入管,其与所述药囊连接,在所述插入管的前端设有开口;控制阀,其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的通断;其中,所述气囊的容积为10~15毫升,所述药囊的容积为5~10毫升,所述插入管的容积为8~10毫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设有药囊和控制阀,能够避免药液回流;在所述插入管上设有长度刻线,便于实时读取插入的深度;在所述插入管上设有容积刻线便于读取吸取药液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解决儿童以及特殊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难的问题,直肠给药的治疗方法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大力的推广,实践证明,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提高一倍,并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及副作用,而且直肠给药避免了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尤适用于需要反复直肠内给药的溃疡性直肠炎病人、老年人、小孩、危急重症及长期卧床者、衰竭病人及难以用药者,家庭用药也十分便利,深受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欢迎和认可。
现有的直肠给药器缺少药囊和控制阀,容易出现药液回流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肠给药器,其设有药囊和控制阀,能够避免药液回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气囊,其上端设有端口,用于提供正负气压;
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端口连接;
药囊,其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盛装药液;以及
插入管,其与所述药囊连接,在所述插入管的前端设有开口;
控制阀,其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的通断;
其中,所述气囊的容积为10~15毫升,所述药囊的容积为5~10毫升,所述插入管的容积为8~10毫升。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阀包括;
第一阀体,其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一接头;另一端设有锥形槽体;在所述第一阀体的轴向上偏心设置有第一贯通孔;
第二阀体,其一端设有与所述锥形槽体相匹配的锥形凸台,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二接头;在所述第二阀体的轴向上偏心设置有第二贯通孔;
限位环形沟槽,其设置在所述锥形槽体的侧壁上;
限位密封环,其设置在所述锥形凸台的侧壁上,并与所述限位环形沟槽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能够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连通时,控制阀呈通路状态,当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错开时,控制阀呈断路状态。
优选的是,在所述锥形槽体和锥形凸台的锥度为5~8°。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端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的外侧壁上;
第二端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外侧壁上;
当所述第一端块与所述第二端块相对时,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连通;当所述第一端块与所述第二端块呈180°夹角时,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错开。
优选的是,在所述插入管上设有长度刻线。
优选的是,在所述插入管上设有容积刻线。
优选的是,所述开口为多个,均布设置在所述插入管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7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设备及内冷刀柄
- 下一篇:一种吸湿发热蓄热被子